哈佛大学用时75年,研究724位男性:活得最幸福的,都是这类人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在2000年中央电视台春晚上,著名演员赵本山通过一个小品让观众捧腹大笑,他说道:

这句话虽然引发了观众的哄笑,但随后,众人不免沉思,反思幸福的真谛。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国家的发展,相比过去数十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物质需求上,人们已基本满足,在精神层面上,大家的闲暇时间也更加充实多彩。

于是乎,幸福的定义变得更加个性化,见仁见智。在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人情况下,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

例如,对于那些有钱却孤单的人来说,与亲朋好友的欢聚便是他们的幸福;

而那些日子充实却忙碌奔波的人,能够有机会休息,不再忙于谋生,这就是他们的幸福。

对于那些工作体面但经常出差的人,能够和家人团聚,不用四处奔波,这便是幸福。

在深入探讨这些个案之前,不妨来听听哈佛大学教授的见解。

自2006年以来,TED大会上的演讲视频被广泛上传互联网,分享了许多领域专家对热门议题的看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公众理解了许多复杂问题。

2018年,知名创业家李开复在网络上分享了一场TED演讲。这场演讲的嘉宾是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兼精神分析师罗伯特·瓦丁格(Robert Waldinger)。

瓦丁格教授讲述的主题是“幸福人生的共同点”。

他的演讲得到了基于哈佛医学院长期研究的支持,这项研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瓦丁格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曾经随机访问了一组生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年轻人,当问及他们目前最渴望什么时,约80%的人选择了“财富”,50%的人则选择了“名声”。

瓦丁格引用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话:

“我人生中一些最悲惨的事情根本就没发生过。”

这意味着,幸福随时都可能到来,永远不会太晚。

哈佛大学的这项跨越75年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共涉及724名男性。通过临床观察、样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哈佛的研究团队对参与者进行了长期追踪。

时间流逝,75年后,大多数研究对象已经逝世,只剩下大约60位高龄老人还在世。而研究最终揭示了“哪类人生活得最幸福”的答案。

目前,研究的焦点已经转向了原始参与者的子孙。最初的参与者大多参与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现在关注的这一代人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

这些新的研究对象被分成两个不同的群体:

一部分是那时在哈佛大学就读的学生,另一部分则是生活在波士顿东部贫困区的人们。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组人成长起来,他们的生活轨迹展现出了显著的差异——一些人依然处于社会底层,从事着如搬运工、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每日劳作仅为了维持生计。

另外一些人则走上了社会的中上层,拥有了体面的职业、可观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如成为银行高管、成功企业家乃至美国的国会议员和总统。

观察这些人的一生,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其实很简单:

要想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和高度的幸福感,必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关系,单独一人的生活很容易导致孤独和孤立。

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正如之前讨论的那样,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从未停歇,同样,在学术领域内,专家们对幸福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

在心理学领域,对幸福的根源和其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21世纪初,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发布了《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这一心理学分支的诞生。

积极心理学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找到幸福,激发内在的潜力,促进个人乃至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一分支主要关注个体情感的研究和不同生活阶段的幸福感,尽管存在一些批评,如理论基础不够扎实、过分强调个体情感、研究样本不够广泛等,但这种尝试无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远的启示。

获得幸福的策略

1.发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首先,无目的的生活就如同无线的风筝,无法在天空中稳定飞行。

人生若缺少了目标,就会感到迷茫和无方向;

其次,要实现幸福的生活,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对于每个人而言,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和有目标的生活是获得幸福的基础。

2.为理想奋力激发潜力

正如文学大师王国维所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味着人们应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挖掘自身的最大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潜能的挖掘必须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以适合个人的方式进行。

3.维护社会联系的重要性

哈佛大学的长期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紧密的社会联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更好的社会联系可以帮助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减少挫折。

此外,良好的社会联系在情感上对个体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帮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是实现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