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换帅!“最牛打工妹”转战海外“开疆”
被称为“最牛打工妹”的杨利娟卸任海底捞首席执行官后,将转战海外市场。
6月21日晚,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底捞”)发公告称,杨利娟将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CEO),苟轶群接棒,自7月1日起生效。
同日,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海国际”)发公告称,杨利娟已获委任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统筹特海国际的管理和战略发展,该任命同样于7月1日起生效。
从“打工妹”到“支柱”
在海底捞内部,杨利娟被视作“灵魂支柱”。
1995年,年仅17岁的杨利娟加入海底捞,成为餐厅首位女性服务员,自此开启了“打工妹”的晋升之路。其先后担任过海底捞服务员、领班、店经理、小区经理、大区经理等,直至后来的CEO。
据媒体报道,21岁时,杨利娟被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派去陕西西安,独立运营公司跨区域经营的第一家店,统管100多名员工。
当时,为了维护海底捞在西安的店面,身高不到160的杨利娟,曾带领员工在半夜与60多个手持器械的闹事者对峙。西安门店的成功运营也为海底捞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打下了基础。
从2012年起,杨利娟全面接管海底捞所有门店运营,也是这一年,其主导了海底捞品牌的出海进程,分别于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美国布局,打下海底捞集团目前在国际市场的经营基础,也为杨利娟此番接手特海国际埋下伏笔。
2018年1月—2021年8月,杨利娟任海底捞首席营运官,主要负责监督海底捞的营运;2021年8月—2022年2月,其担任海底捞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2022年3月,张勇放权,杨利娟被正式任命为海底捞CEO。
担任CEO期间,杨利娟主导海底捞完成了“啄木鸟计划”和“硬骨头计划”,并于2022年实现扭亏。
有接近海底捞的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杨姐(杨利娟)很拼,是一个典型的女强人,个子不高,但走起路来很拉风。”
他还描述杨利娟“平时比较严肃,不爱开玩笑,做事雷厉风行,以结果为导向”。
有消息指出,杨利娟最初在海底捞工作月薪为160元,2023年其年薪已接近1500万元,同时凭借3.68%的持股,她将一次性拿到1.49亿元的分红。
相比外界熟知的“最牛打工妹”,接棒者苟轶群的信息并不多。
公告显示,苟轶群今年51岁,其自2000年1月起为海底捞的关键成员,拥有逾24年的行业及管理经验。苟轶群在海底捞任职期间,曾担任首席财务官、信息技术负责人、供应链及采购管理负责人等多个职位。在被委任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之前,苟轶群为海底捞副总经理并负责投资业务。
苟轶群的接任也代表着海底捞运营方向的转变。
海底捞表示,随着公司迈入下一发展阶段,集团将在精细化管理基本面业务的同时,推动创业创新与数字化发展。这些工作便由苟轶群推进,在其带领下,海底捞已设立两大核心委员会:创业创新委员会及数字化运营委员会。
特海国际亏损待解
据2022年3月海底捞的任职公告,杨利娟作为CEO的任期为3年,目前尚未期满。其提前卸任,转战特海国际,外界有声音认为,海底捞要加快海外市场扩张。
5月17日,特海国际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此前已于2022年在港股上市。公司公告称,计划将本次上市所得净款项的70%用于增强品牌力以及全球餐厅网络的扩张。
特海国际在国际市场经营海底捞火锅餐厅,此前的扩张速度并不算快。截至3月31日,其在四大洲13个国家拥有119家自营海底捞餐厅,相较2023年底的115家净增4家。其中,东南亚地区拥有72家,东亚地区18家,北美洲19家,其他地区10家。
去年全年,特海国际才净增加4家海底捞火锅餐厅,2022年为净增17家。兴业证券研报指出,特海国际2023年开店较为保守,2024年将提速,年底有望达到125家,即净增10家。作为当初为海底捞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人物,杨利娟此时接棒或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相较扩店,特海国际更大的问题或许是摆脱亏损。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8亿美元,同比上涨16.6%;归母净利润-445.7万美元,同比下降179.36%,主要是其他货币对美元贬值导致未变现净汇兑损失增加0.11亿美元,进而导致其他损失增加。此前5年(2019年—2023年)里,特海国际前4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近2.8亿美元,仅2023年扭亏,为2565万美元。
特海国际的收入上涨离不开国际市场复苏、翻台率提高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海底捞餐厅总客流量由上年同期的600万人次提升至730万人次,翻台率也从此前的3.3次/天提升至3.9次/天。
与国内海底捞趋势相同的是,特海国际管理的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金额也在下滑。
今年一季度,特海国际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24.9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6美元减少4.23%。
拉长时间线看,2019年—2023年,该指标分别为28.7美元、29.4美元、30.3美元、25.2美元、24.8美元,近两年明显在以价换量。
扩张放缓、深陷亏损泥潭,特海国际迫切需要一个“灵魂人物”来破局。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