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告急」

文\三娘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句话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变得流行起来,常常被人们提及用来形容在时代洪流之中个人之力微薄。如今来看,即便对于一家千亿市值的企业和一个国家的首富来说,也同样适用。

疫情之前的最后一个冬天,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刚刚度过了他四十余年人生中的最高光时刻。2018年,海底捞于香港上市。上市第一天市值便突破千亿港元,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张勇跻身亿万富豪榜,被誉为“最富有餐饮大亨”。

到了2019年,海底捞股价已暴涨117%,张勇夫妇持有68.6%的股份,使其一跃成为新加坡首富——那一年新加坡发布了富豪榜单,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赫然排在第一,138亿美元的身价,顿时让他登上了风口浪尖。

海底捞居然变成了外企?消息传来的时候,在国内引发了诸多质疑,但实话实说,其实这种操作在资本市场实属正常,往往都被上市公司实控人用来规避风险和方便税务财产筹划等等。这一招,俏江南的张兰也用过,只不过后者失败了。

除了资本的青睐之外,海底捞的管理也一直为业界学界津津乐道。

相信许多人都见过或听过那本由北大教授黄铁鹰撰写的《海底捞你学不会》一书,这本书名单从名字就几乎可以精确地概括了海底捞在那些年中中国企业中的位置:民营企业的标杆、服务创新的标杆、企业管理的标杆。

就连雷军都曾经说过:“创立小米时,我们第一个学习对象就是海底捞,在海底捞身上,我学会了如何超出客户期望,如何做口碑。”

命运之神始终眷顾着这个从四川小县城走出的普通男人,直到新冠肺炎疫情来临。

01

业绩坠崖

2020年初,没有人会想到,这场疫情会持续如此之久。

张勇也没有想到,在当时的他看来,即便是一场严重的疫情,最多不也就是当年非典的水平?——半年时间过去,一切恢复如常,经济报复性反弹。他的判断是:新冠黑天鹅将在9月份飞走。

于是在2020年6月,张勇做了一个他今天来看一定后悔莫及的决定:逆势扩张。2020年海底捞新开门店餐厅544家;2021年上半年,继续执行激进的扩张策略,开店299家,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总数为1597家。

而那个时刻,海底捞还是盈利的: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还获得了9452.9万元的净利润。

但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反复,张勇开始意识到不对劲了。他很快为这个餐饮帝国踩下了急刹车:2021年11月,海底捞突然主动刹车,宣布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

对于关店原因海底捞称,计划关停的门店经营未达预期是2019年制定的快速扩张策略导致。具体包括部分门店选址错误、组织结构改变让管理人员过于疲惫,优秀经理数量不足,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KPI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逆势扩张的多米诺骨牌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轰然倒下:2月21日,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2021年全年预计亏损38亿元至45亿元。

换句话说,这38亿到45亿,都是在2021年下半年亏出来的。而这相当于海底捞三年的净利润:2018年至2020年,海底捞的净利润分别为16.46亿元、23.45亿元、3.09亿元,合计约43亿元。

对于亏损,海底捞的解释是,2021年关闭了300多家餐厅,以及餐厅业绩下滑等因素,导致的处置长期资产(房屋、设备等)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33亿元至39亿元。此外,海底捞还提到了疫情、快速扩张,以及内部管理问题带来的影响。

而这期间,曾经被捧上神坛的海底捞,在舆论场也不断塌房:不断传出的亏损和关店传闻、门店牛肉粒被换成更廉价的产品、有顾客在乌鸡卷中吃出塑料片、筷子检测大肠杆菌超标……诸多新闻几乎可以说验证了海底捞的“自省”。

“我对趋势判断错了。”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2021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表示,自己对海底捞的战略失误有相当大的责任,他承认,去年做出的开店策略是完全错误的。“现在来看确实属于盲目自信,当意识到问题时已经是2021年1月了,等公司反应过来时已是3月。”

但实事求是的说,海底捞急不可待地加速扩张,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张勇的冒进。公司上市之后,为了回应投资者期待,海底捞必须尽可能地实现业绩持续增长,规模扩张成为不得不做的选择。

张勇就曾经直接说过,过去门店少时他会亲自管理,每个店的问题和管理岗位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但如今,一些很严重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了。

在错误的决策和资本的推动下,海底捞跑的实在是太快,就连张勇自己都快跟不上了。

02

创业时代

张勇本来算擅长“长跑”的人。

1994年,张勇和朋友们联合开了一家火锅店,这家火锅店的名字来源于他老婆(当时还是女朋友)舒萍打麻将最后一张牌“自摸”,四川术语叫做“海底捞月”,张勇直接捡过来,便将火锅店命名为“海底捞”。

海底捞的起步资金总共8000元,由张勇的妻子舒萍和好兄弟施永宏夫妇共同出资。张勇一分钱都没出,但还是占了25%的股份。

在此之前,他学过技工、倒卖过油票,都没有太好的进展。这个草根创业者,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学历背景。但他有低得下的头。“像我这样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没有背景、还不认命的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别怕辛苦,别怕伺候别人。”这是张勇在后来一次公开场合总结自己的成功的路径。

同其他火锅店不一样,海底捞从一开始就不是靠味道取胜的。

久为流传的故事是,创业初期,张勇甚至还俯下身去为客人擦鞋。“不会熬汤、不会炒料,连毛肚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张勇从开第一家店,就真的是把顾客当做了上帝,帮顾客带孩子、拎包、擦鞋,为喝酒的客人熬小米粥,碰到夸好的客人送辣椒酱……

海底捞成功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出身草根的张勇深谙消费者心理,不仅将“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贯彻到海底捞服务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之中。草根的身份也让张勇能够抹下面子、沉下身子、真正弯下腰去把顾客的身份抬上来,给予每一位顾客超预期的“尊重”,营造出一种“在海底捞吃饭,你就是大爷”的氛围感。

张勇的这种低头,源自于他对于贫穷的恐惧。

张勇小时候家里就很穷,而他还有一个穷朋友。而这位童年时期的朋友,是他在后来谈起依然难以释怀的事情。

那个孩子是张勇的邻居,智商有点问题,别人都叫他傻子,但人听话,和普通人也玩得来。

那时,傻子父亲养了母子二人十几年,终究是耐不住乡下穷苦生活,带着行李远赴深圳,从此杳无音信。后来,傻子母亲再也无法忍受穷困,拿着最后的积蓄买了两包老鼠药,给了傻子一包,面带微笑:“新买的方便面,泡泡就能吃了……”两个贫穷的生命戛然而止。

张勇在后来回忆时这样说道:那种因贫穷产生的无力感,冻得他浑身发抖,但也催生了他掌控一切的执念。

在这种执念的推动下,28年时间,张勇把4张桌子变成1000多家门店。一度冲上的5000亿港元的市值,是这段创业故事的巅峰时刻,大概也是过去那个急速奔跑的时代所能够给予像张勇这样的普通人最大的机会。

但或许直到今天,张勇都没有意识到,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03

分食者们

在急刹车式的关店同时,海底捞宣布开展啄木鸟计划: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收缩业务扩张。在公司经营状况全面改善前,公司将适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平均翻台率未达到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分店。

张勇曾说:“海底捞可能有两种死法:一是管理出问题,死亡过程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二是食品安全出问题,一旦发生,海底捞可能明天就会关门,生死攸关。”

但张勇可能没有看到的是,还有一种可能是,时代已经变了,而你并没有跟上。

当下的市场也早已经不是海底捞品牌受损之前的市场了,分食者已经现身,而且打的就是海底捞的七寸。

同样被商学院津津乐道的,是最近火锅界的后起之秀巴奴毛肚火锅,其瞄准的就是海底捞。当年轻人纷纷在社交平台吐槽在海底捞容易社死时,巴奴毛肚火锅的口号是——“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

知乎上“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海底捞的过度服务?”问题浏览量超千万;微博相关讨论,一亿多人围观。网友表示:“海底捞的服务已经对正常用餐造成了干扰。”“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就带他去海底捞过生日。”

在产品和服务上差异化的不止是巴奴。

2020年年底,呷哺呷哺旗下的高端品牌凑凑推出全国首家“火锅+酒馆+茶饮”新模式店,中午卖火锅、下午卖奶茶、晚上摇身一变为酒吧。这使得这家火锅店迅速窜为现象级网红,在火锅店“蹦迪”直接对标了海底捞的在火锅店里“洗头”、“美甲”。

但这也仅仅只是同行所营造的“小环境”。对于海底捞来说,真正的危机,可能并非这些,而是时代正在发生的巨大改变。

曾经火锅店的优势就在于相比于其他的正餐餐饮品牌,有更便捷和标准化的供应链优势,而不是受制于大厨。但如今,预制菜正在成为新的风口。

随着“懒人经济”以及“宅经济”风行,前置食材、调料制备环节的“预制”菜肴今年春节火了。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总消耗量达174.72万吨,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300亿元。叮咚买菜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倍,7天售出300万份,客单价增长超过一倍。阿里巴巴发布,春节期间淘宝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盒马预制菜销量增长345%。

在资本市场,预制菜在开年以来已经造就了多轮财富风口。

海底捞也在这些方向上作出了很多尝试,许多人不知道,海底捞已经成立或收购了许多快餐品牌。

2019年下半年以来,海底捞连续推出多个子品牌,据媒体不完全统计,通过内部孵化和对外收购,旗下子品牌数量达到14个。它们有个共同点:只做中式快餐。只看招牌和门脸,你一定认不出这些品牌来自“海底捞家族”,十八汆、乔乔的粉、骆大嫂水饺、孟小将米线……

但可惜的是,消费者对这十几个副牌感知度低,尚未浮现叫好叫座的“海底捞二代”。

据媒体报道,截至去年12月,海底捞有4个快餐品牌处于关门停业状态,包括“乔乔的粉”、“捞派有面儿”等。不过,十八汆、秦小贤等部分品牌,仍在扩张开新店。

张勇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海底捞核心价值观是“双手改变命运”。不能拼爹的穷人只能拼命,张勇比谁都懂。

“失败了又怎么样呢?”张勇曾如此回应公司对新业态的尝试,“我从24岁创办海底捞到现在,我的心还没死,我还想折腾。”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