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十八岁
图为海明威与他的第4任妻子玛莉,1948年在古巴的合照。(美联社)
海明威曾写就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作品。(本报资料照片)
海明威十八岁书封。(作者提供)
海明威的十八岁发生几件大事:决定不上大学,做记者,六个半月从军,随即受伤。他的战争看法在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曾产生改变,十八岁终究未能限定海明威的一生。
海明威研究卷帙浩繁,触目可见阶段性的传记。这本新书《海明威十八岁──开展美国传奇作家的关键年》另辟蹊径,仅只关注于十八岁那年。新书作者曾任职于堪萨斯城星报四十余年,善用海明威在该报服务期间的报纸内容,熟悉该城的旧时景观,参考海明威与亲友之间的私信,展示了前所未见的详细与慧眼。
作家实际生活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常难确定。个别一年的生命经验尤其无从规范量产作家(如海明威)的文学全貌。但如果资料详实,而且涉及作家生涯规画的重要转捩点,或可见微知着,触及那些文青岁月予稍后文学作品的滋养。相关推测求其合理就好,不必过分期待它铺天盖地,一网打尽作家的整个文学生命。
海明威的十八岁自一九一七年七月廿一日始,至次年七月廿日止,该年发生的几件大事都值得一提:海明威决定不去上大学,离家去堪萨斯城的星报做记者,六个半月后离职从军,随即很快在义大利战场受伤。(注)
二
海明威没上大学的原因不一。家里六个孩子,开销本已可观,加上母亲强势,想在湖边购置小屋以便练唱和习画,就医生父亲而言,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的负担还是有点沉重。姊姊玛西兰长一岁,小学时候为了学习音乐而辍学一年,所以与弟弟同届高中毕业。姊弟之间只能一人就学则姊姊优先。况且当时美国已宣布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明威志在从军,因父亲反对而暂时作罢。
暑期信件显示海明威曾有各种不同的工作机会,颇为举棋不定,但完全没有前途茫茫的失落感。选项之一是经由叔叔介绍去堪萨斯城的星报做记者,但那个空缺得等到秋天才落实。海明威高中时期已读莎士比亚,写日记,写短篇小说,投过稿,有兴趣从事新闻写作,曾听到已退休的杂志编辑提醒说:「要学习写作就得从事写作」。恰巧在乡间打工结交了一位来自堪萨斯城的朋友。终于十月十五日抵达离家五百英里之外的堪萨斯城就任新职。
星报员工辞职入伍的热潮提供新进职员(如海明威)一显身手的机会。资深编辑乐于提携后进。星报的「新闻写作规则」早于一九一五年,海明威报到之前,就已从口口相传改为内部印发的指南。总共一百一十项要求。其中许多仅为常识,比如:「消除芜字」。开端的几条后来因海明威的文学成就而格外扬名:「用短句。文章开头几段要短。用刚劲英文。要正面,不要负面。」同事里不乏文学高手。例如有则谋杀新闻提到《罪与罚》作者杜斯妥也夫斯基如何理解犯罪心理。所以有些评论家认为星报经验弥补了这位文青缺乏正规大学教育的不足。
一九四○年十一月,海明威与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霍恩)路过堪萨斯城,接受星报访谈。当时海明威声名显赫,新着《战地钟声》大获好评。或许为了礼貌,或许坦陈实情,他忆述星报的新闻写作指南促成自己清晰、简洁和准确的文章风格。海明威告诉采访记者:「这些是我学到的最好的写作规则。我从来没有忘记它们。无论个人才华如何,只要真切感觉、实话实说、而且遵守那些写作规定,就可以写得很好。」
三
海明威在星报服务期间,堪萨斯城有严重的吸毒和酗酒问题。他见识或听闻街斗,抢劫,政争,车祸,谋杀,冬天缺煤,以及糜烂夜生活。海明威自幼着迷拳击,高中时写过相关的故事,此时在星报写职拳新闻,后来在小说里也一再提到拳手。海明威热心查访并揭发医院救护车体制的种种弊端,曾被医院管理人员驱逐,非常得意自己所写的有关报导迫使医院解决了若干问题。
星报的工作环境并非完美。虽然星报偶尔谈论种族不平等,但不忌讳具有种族偏见的称呼「黑鬼」。海明威盲从,社会意识发育不全,从星报新闻写作开始,以至后来的小说和私信,黑人称谓都不忌口。
有些关于海明威的传言并不正确。他在家信以及致友人私函里夸称与一位当红的女明星相恋,求婚遭拒,因为对方不愿做阵亡战士的寡妇。四十八年后,那位女明星受访,说她从未见过海明威。曾有海明威传记说他在餐厅为了维护朋友而勇敢挥拳揍人。多年以后一位星报同事说当时海明威根本不在现场。
四
海明威一个眼睛弱视,并有扁平足,无法如愿加入美国或加拿大的部队。恰好同事泰德.布鲁姆巴客在法国战场做了五个多月的救护车驾驶员,回星报发表战地报导。报社显然重视,列出作者姓名缩写。除非是名家(如罗斯福总统,下详),星报文章大都不列作者姓名,海明威的文章连姓名缩写都没有。布鲁姆巴客眼睛也不好,大学时候单眼受伤失明,此时轻易说服海明威去义大利前线驾驶救护车。但得通过新兵体检。传言说友人背下整个视力测验答案,偷偷预告给海明威作弊。有位同事还做假证,发誓说海明威已经二十一岁,而且精通法语和义大利语。海明威从军报国的热忱相当单纯。战地经验非仅提供往后的小说素材,让他体会较为成熟的职责和荣誉观念,而且改变他的战争视野:如《战地钟声》所示,抛弃浪漫的向往,代之以健康的幻灭。
四月底,布鲁姆巴客和海明威一起离职,五月中旬扺达纽约市,然后经法国到义大利。海明威的救护车队在白天到前线接伤兵到后方。每车两个志工。史料记载不太确定他是否亲自驾车,如有,不知驾驶了多少次。奥地利和义大利的部队对垒,皮亚韦河分隔两军,六月中旬奥军越河犯境失败,义军掳获数百名战犯。救护车队一时闲空,海明威觉得无聊,六月下旬逮到机会离开现属单位,调去为前线战壕运送粮食。
海明威转驻于距皮亚韦河仅二十码的福索尔塔城,每天骑脚踏车去义军战壕。七月八日深夜,海明威在河边的前进聆听站的防空洞里,奥军炸弹在距他三英尺处爆炸。落弹地点与海明威之间有个义大利兵当场炸死,海明威受伤。布鲁姆巴客去米兰红十字会医院探望,并致信海明威家人报告伤势。布鲁姆巴客以及海明威稍后信函都描述负伤之后,在丧失神智之前,曾搬擡一个义大利伤兵到安全地点。但迄今仍然没人能证实那英雄行为。红十字会颁发勋章给海明威,但没有正式文件记载海明威负伤之后救助义大利士兵的勇敢事迹。
七月二十一日,他生日那天,海明威在医院写家信,信里说自己是第一个在义大利战场受伤的美国人。欠妥。在他之前已有因送粮任务而阵亡的美国志工。海明威曾因此而受到责备。不过那封家信确实清楚表示真正的战争英雄是阵亡将士以及他们的家属。
海明威宁愿在年轻的时候为理想牺牲,而非老来健康衰败,理想尽失而亡。他懂得在小说里表达自我肯定以及某些专业知识,好像实际掌握着人生经验的真理。海明威是个盖仙,后来也自吹自擂西班牙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与活动。
五
许多学者津津乐道海明威童年时期就开始崇拜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的第一位罗斯福总统),师法罗斯福去东非狩猎时候刻意雇用曾为罗斯福效劳的向导。海明威十八岁那年不可能没读过罗斯福卸任后在星报发表的、全美五十多家报纸争相转载的政论。罗斯福的文章在爱国主义以及讥诮轰击之间取得平衡,颇合海明威的胃口。罗斯福鼓励美国国民志愿从军,支持欧洲盟国,大抵也刺激少年海明威热切入伍。我们很容易理解前者对后者在个人自我身分认知层面的启发:做英雄好汉,憧憬战争经验,自愿从军等等。某些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是美国开国以来,至他为止,最受民众爱戴的总统。
但我们必须认清海明威文学里战争看法日趋成熟,在在证明他与罗斯福也有渐行渐远的部分。近年来罗斯福的定位相当繁复。美国建国的最大理由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原本就有抵制外强的个性。许多年后国势稳当,才萌生称霸全球的野心。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几个始作俑者之一。霸主乐于干涉外国事务。
海明威的战争看法在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曾产生改变:「美国人糊里糊涂卷入欧战,笨蛋一次够了,我们不应再被卷入。」那个见解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美国民间的厌战态度,直到日本偷击珍珠港,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的第二位罗斯福总统)才有了参战的借口。海明威稍后的反干涉思维接近他推崇备至的马克.吐温。十八岁终究未能限定海明威的一生。
一九四○年代海明威回顾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小时候去打仗,你有很大的不朽的幻想。其他人阵亡;不会是你。(略)然后你第一次重伤就失去那种幻觉,知道你也会丧生。我在十九岁生日前两周受到重伤,日子一度不顺当,直到搞清楚我的遭遇早已发生在前人身上。我的后续动作,前人都经历过。既然他们已做过,我只是依样葫芦,就不必担心自己思维和情感是否妥善。」这段话的解读之一,是海明威终于明白自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无论那些谣传的英雄行径是否属实,仍难让他出类拔萃。归根究柢还是写作,文学为他提供了超越前贤的机会。
海明威留在米兰养伤。与一位红十字会的美国看护谈恋爱。被甩掉,大受打击。那是十八岁以后的事了。
注:本文第二至第四节的资料主要来自《Steve Paul:Hemingway at Eighteen─The Pivotal Year That Launched an American Legend, Chicago Review Press Incorporated, 2018》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