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振兴券目的在降低人民痛苦指数(林定芃)
财经专家指出,今(2021)年至今的失业率是4.8%,无薪假是5.5万人。(示意图,照片人物与新闻内容无关,本报资料照片)
行政院主计总处于8月13日将今年的经济年增率上调至5.88%,并称全年经济表现「坐5望6」。生活在新冠病毒疫情下的一般民众对高经济成长率的感受却是反向的,而且越来越痛苦。国内6月的失业率高达4.8%,7月的通货膨胀率达1.95%,民众7月份的「痛苦指数」(失业率加上通货膨胀率)飙升至6.75%,创下8年来的新高。
民进党政府的经济政策显然没有照顾到所谓的「庶民经济」这一部分,才会造成台湾民众痛苦指数创8年新高的结果。去年,民进党政府为提振经济,挽回颓势,决定耗费二十几亿元行政成本(民脂民膏)发行「三倍券」,但是事实上效果如何呢?
「三倍券」实质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何,民进党政府应该要做一个调查,到底多少百分比是用在替代性消费而并不是用在扩增的消费。而民进党政府既没有做过民调,也没有透过大数据的科学检验,一昧地自吹自擂,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嗨式「大内宣」洗脑,显然和民众的实际感受出现了极大的落差。日前国内某求职网近日公布的调查指出,职场爸爸平均4.4年没有加薪,创下8年来的新高,也反映出一般民众痛苦的生活困境。
目前国人有57万人失业,这还不包括无薪假的5、6万人和被减薪的民众。若加上黑数(无法统计的人数)、毕业潮所产生的结构性失业人口统统加进去,相信民众痛苦指数不止6.75%;还有数百万人苦等不到要打的疫苗而感到恐慌,台湾普罗大众的生活真是越来越艰辛。
台湾经济如果今年能如主计处说的GDP成长率「坐5望6」,这说明了台湾内部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振兴券基本上又照顾不到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摊商、小吃店等这些庶民经济,对疫情冲击影响比较小的中大型企业反而因此获利,显然振兴券没有达到要照顾普罗大众、创造消费来拉动经济成长的效果,更没有帮助到生活困顿的弱势族群。
振兴券如果真如民进党政府宣称对经济的消费刺激和带动能够产生如此好的效果,台湾人民的痛苦指数就不应该这么高。通常经济成长率高时,失业率会下降,显然目前是一个反向的情况,是一个矛盾的、有缺失的经济政策。「振兴五倍券」如果执意要发行,将对庶民经济无法产生显著的效果,对多数急需纾困的族群也没有直接的帮助,对于降低痛苦指数更无法带来任何作用。振兴券的发放实际上不如直接发放现金,让需要现金的人可以在生活日常支出上直接使用,解决民众阮囊羞涩的问题。
民进党政府要落实他们选举时的口号「谦卑,谦卑,再谦卑」,就要莫忘世上苦人多,应该真正要去了解民众面临高失业率及遭受物价上涨,实质所得不增反减的双重打击,务实地去了解振兴经济并不是首要工作,解决人民高涨的痛苦指数才是首要目标。而目前应该是先用纾困的方式来解决痛苦指数问题,「振兴五倍券」要改弦易张对症下药,直接发放现金给生活上有困顿的民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才是正本清源之途。(作者为三民主义大同盟理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