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国民党在高雄的必败之局(林保淳)

国民党内高雄市长选战民调疑外流。(本报资料照)

国民党多人表态,皆有意竞逐高雄市长的大位,这些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国民党「菁英」,果真有十足的信心可以击败陈其迈吗?我是持相当怀疑的态度的。韩流的崛起,本来就是异数,民进党大意失荆州,其实根柢犹在,高雄市还是深绿盘踞的铁板一块,此所以「罢韩」、「补选」,都仍以悬殊的比数扳回一城,深绿固结,难以撼动。

民进党自谢长廷、陈菊把持市政后,虽是施政不力、弊端多有,但其遍布羽翼、均沾利益,整个市府几乎全在其操控之中,枝连脉结,俨若私人企业、绿帮禁脔,不逊于黑道的「组织」,岂容他人染指?偏偏其又最是擅于营造假象,粉饰太平,纵有弊政,也都深掩于遮羞布之下,盘根错节,无以挖掘。

在这种情势下,国民党无论是派出谁人,其实都注定了只能作「砲灰」的命运,都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惨淡下场,难道还真的自以为是「韩国瑜第二」,足以扭转乾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败局已定,何故还非要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其中显然有非常耐人寻味的内情。

其实,最尴尬的还是国民党高层。身为最大的在野党,如此重要的战役,当然是不能够缺席的,但却又和新兴的民众党不同,民众党想必也是会派员参与的,但可以用「练兵」的方式为之,虽明知非败不可,却也有开枝散叶、厚植新秀的效果;国民党则不同,如果输得太难看,则声势江河日下,就将面临崩散的危局。派出众所瞩目的「一军」,或者还能维持颜面,但「一军」却是意愿缺缺,「二军」虽是个个奋勇当先,无奈也只是廖化、马谡一流的人物,无论如何也担纲不起。

问题出在这些廖化与马谡,究竟心里是作何盘算?说穿了,亦不过是在「卡位」而已,拿初选当成是在党内搏取「有利」的位置、营造个人声势而已,话虽说得冠冕堂皇,可自家实力如何,却是心知肚明的。土鸡瓦狗,在陈其迈大军压境下,岂能逃脱得了丢盔卸甲、兵败如山倒的命运?

但是,尽管是必败无疑的局,兼且这些廖化、马谡也都未必能成为中流砥柱,但势如骑虎,也只能就中拣择一人披挂上阵,不必苛求胜选,只要能输得不太难看,就算是功德圆满了。为今之计,只能稳扎稳打,善加利用群雄并起的局势,营造积极进取的气势,让所有的竞逐者站在平等的基点上,各自努力,不互相攻诘、谩骂,相辅相益,最后以民调最高者领衔应战,团聚各方资源、势力,打一场烈烈轰轰的选战。

但是,国民党中央似乎未曾记得桃园选局的教训,心中犹有成见,居然冒出了个来路不明、不具公信力的「民调」,一应民调应有的数据皆付之阙如,显然是有心人士的刻意操作,企图哄擡或压制某个特定人选。而身为秘书长的黄健庭面对众人质疑,却敢说出「这份民调非党中央流出,无从判断真伪」,显系有所偏袒,盖既非党中央流出,就应严正加以驳斥,怎可能「无从判断真伪」?如此操作,就铸下了这些参与者的心结,又何能奢望未来的团结致志?

对国民党来说,高雄市本就是个「危局」,但危局如能善加利用,所谓的「危机就是转机」,也未尝不能产生「变局」,带动2022年全台选战的声势。可惜的是,国民党高层至今犹未能觉悟,还迷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套威权思想,「变局」不出,坐令「败局」萎顿下去,到后来也只有任民进党宰割的份了。(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