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博爱座」与「世代之争」(林保淳)

博爱座争议频传。(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博爱座」的设置,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实施的,原意是让一些孕妇、病者、负伤者、老人和身心障碍人士能有一个「无障碍的交通空间」,以利于出行,本是非常良善的一种制度。但是,由于法律规定不够周全,以及个人对「博爱」认知的差异,原本良善的制度,反而有时成为混乱的根源,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曾出现因「让座」而导致的不必要纠纷。台湾大约从1980年代开始有「博爱座」,可能由于当时民心尚是淳厚,礼让之风被誉为美德,也或许因为媒体鲜少报导,很少听闻过类似纠纷的。

台湾「博爱座」的纠纷,应该是晚近10年间才开始陆续出现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观察的时间点。基本上,「博爱座」的纠纷,无一不是起因于年老的人「强烈要求」年轻人「让座」,而年轻人不愿意,因此先从语言上起了冲突,紧接着可能就发生肢体碰撞,遂造成事件,而其中如果又有在旁的「正义老人」加入战圈,纠纷就会更形严重。

老年人之所以会要求「让座」,原因不外两种,一是真的身体衰弱,无法久站;二是在认知上有了偏差,认为「博爱座」是老年人「专属」,是不容年轻人「霸占」的。在争执的过程中,老年人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显然是最重要的关键,在诸多事例中,我们真的可以发现有一些老人「倚老卖老」,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恶劣态度,一旦出言不逊,自尊心强烈的年轻人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会接受的;当然,婉言相求,而年轻人无动于衷,置之不理,或是反唇相讥,以各种疲累、隐疾为借口的情况,也是所在多有。

一只碗是不会响的,两造产生纠纷,不可能单独的一方是完全站在「理」字上的。新闻媒体的报导,通常无法完整、忠实地捕捉到全部的过程,而往往只集中在冲突的焦点上,因此孰是孰非,真的是很难判断的。因此,当事件被广为报导之后,读者以片面的资讯所发的言论和评断,也就往往难免有一偏之私,这就造成了众说纷纭的混乱了。

值得观察的是,一旦事件发生,多数的评论,竟有八成以上是站在年轻人立场发声的,在这些评论中,老年人成为众矢之的,几乎被贬损成「下流老人」,诸如「倚老卖老」、「老年人是乱源」、「老年人不应该出门」、「老年人不知自爱」的论调,多到令人骇异的程度。言下之意,老年人既然已经衰老了,就应该认命地「功成身退」,不应该还妄想在社会上维护自己的霸权,限缩、妨碍了年轻人的发展空间。相对地,站在老年人立场发声的,却只能以慨叹世风日下、道德浇漓,社会已不再「敬老尊贤」的微弱呼声,甚至掉转过头来,苦心奉劝老年人「没事少出门」,以免为社会添制麻烦。

这已经不是「让座」的问题,而是上纲到「世代之争」的问题了。台湾的「世代之争」,已经弥漫于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了,「世代交替」成为最时髦的显学。从自然界「新陈代谢」的原理上看,新的一代取代了旧的一代,是不可能避免的,但其中最令人忧虑的是,「仇老」、「怨老」的观念,已然深植密布,老年人成为「父权」的象征,「老贼」、「薪水小偷」、「米虫」、「贪小便宜」、「为老不尊」、「浪费国家资源」、「阻碍年轻人发展」种种负面的评论,蠭然而出,这对曾经为家庭、社会、国家付出了一辈子心血的老年人,真的是情何以堪!一叶可以知秋,我们从有关「让座」事件的评论中,完全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世代交替」当然是必要且不可逆的,但是,在鼓励、培植后进之余,如何「安顿」年老衰退的老人的身心,却往往被忽略了,「老年歧视」越演越烈,老年人如失水的鱼,只能相濡以沫,自求多福了。在相关的评论中,有不少老年人是赞成取消「博爱座」的,原因很简单,雅不愿以此而丧失了自己的尊严,没有了「博爱座」,起码不会被人指着鼻子骂「下流老人」,君不见连「老年优待票」都有年轻人认为对他们不公平吗?

台湾已经步入「老年社会」了,可老年人的处境,却越发堪怜,不敢说是动辄得咎,但不虞之毁,却常是如影随形。年轻人都批评老年人「贪小便宜」,因公共交通工具有优惠,所以为了贪图省俭那些小钱,就是身体分明不能承担,也非得享受这个优惠不可。这一个世代的老年人,都曾经过台湾困苦的岁月,也常都以节俭为美德,的确是「能省就省」的,所以一遇到有便宜可占的机会,大抵也都会不惜牺牲大把的时间,排队买鸡蛋、领赠品、拿不必要的健保药……,基本上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省钱」。在年轻人看来,这真的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老年人的如此「俭省」,是为了谁而「俭省」?辛辛苦苦,在大雨中、烈日下排队数小时,省下个20、30元,是为了自己吗?很多人主张,老年人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站不久就多花点钱搭计程车」,你以为老年人就应该足不出户,待在家中「等死」,不需要多到外面走走、调适身心,以免疾病吗?你以为每个老年人都舍得花昂贵的计程车钱吗?老年人「不舍」,岂不是正为可能需承担扶养老年人责任的年轻人「不舍」吗?

「博爱座」设置的目的,原意是促进社会的「礼让」之风,未料反而激化了「世代之争」,我是老年人,是主张废除的,社会如此的「老人歧视」,又何苦凑上脸去挨人家的巴掌,自讨没趣呢?此世界非「公」世界,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千万不要再「省俭」了,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如谢了,就无须再去操心了。

(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