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农产外销 民进党五技而穷(林保淳)

大陆禁止台湾的莲雾、释迦输入,理由是检出病虫害;每逢类似事件发生,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往往就在第一时间提出抗议,且从「中共刻意打压」的角度,展开反中、仇中的大内宣,然后就是补偿农民、鼓励民众多加消费。接二连三,千篇一律,从来不愿意虚心检讨,找出问题症结。(中时资料照)

大陆禁止台湾的莲雾、释迦输入,理由是检出病虫害,其中是否含有政治因素,殊难论定;每逢类似事件发生,民进党往往就在第一时间提出抗议,且毫无例外地一定从「中共刻意打压」的角度,展开反中、仇中的大内宣,然后就是拨大笔款项,施惠于农民,美其名为「补偿」,实际上是「收买人心」,最后则是鼓励民众多加消费,尤其是让军队大量添购。接二连三,千篇一律,从来不愿意虚心检讨,找出问题症结。

水果不易长久保持鲜度,故外销皆以邻近国家为大宗,而大陆与台湾仅仅一海峡之隔,又对台湾水果产品的进口,多有优惠,尽管其中不免有「统战」的用意,但在利之所趋下,台湾农产品的外销,大陆无疑是最主要的大户。以释迦与莲雾而言,就分别占了95%、97%,即便其他国家再翻几倍外销量,都是远远无法比拟的。除非台湾农产品不再外销,否则大陆此一庞大的市场,是绝对无法舍弃的,小篮子再多,也抵不过一个大货柜。

两岸农产品往来,平心而论,大陆在「统战」的考量下,是对台湾「让利」不少的,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检验的环节上,也刻意宽松许多。出身屏东农业县的民进党立委钟佳滨也坦承,台湾输出大陆的农产品,乃以「次级品」居多,过去检验宽松,而今还原于常规,事实上正是台湾农民重新思考外销观念的一个契机,柿子拣软的吃,终非持久之道。台湾水果未必真如民进党所宣夸的完全没有问题。

在马英九时期,两岸和谐往来,双方各蒙其利,鲜少发生争议;可自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局势丕变,事件频频发生,几个月前的凤梨事件,就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共的理由其实非常简单,只需「病虫害」三字,就可振振有词地包裹其「打压」的用心,自始至终,并没有凸显其「政治性」,反倒是民进党政府,视此为政治宣达的绝好机会,无论实情若何,反正就是先下手为强,以政治角度说解,然后藉挑起台湾人同仇敌忾之心,坐收其政治利益。

民进党政府其实并无心真正解决台湾水果外销的问题,按照正常的程序,理当先将原委查探清楚,看看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然后再对症而施,而非在甫闻消息下,就斩钉截铁,归咎于中共。如此迫不及待的手脚,其实也逐渐暴露了民进党将此视为政治利多的筹码的真实面目,而完全没有办法为农民解决外销问题。试问,向WTO抗议,又能如何?政府以公帑补助农民,能补到何时?鼓励民众多消费,那排挤了其他水果又如何是好?

民进党鼯鼠「五技而穷」,以为内外宣可以无往而不利,殊不知手脚已被看破,老百姓未必就会乖乖买帐了。

(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