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AI:一手创造,一手毁灭(蒋一骁)

ChatGPT3个月声量冲破7万笔!(图/shutterstock)

Humans are hooked. Machines are learning…. 从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到2022的《流浪地球》,人工智能的恐惧是科幻电影半个世纪以来经典的主题。今天的人工智能,如同电影中的哈尔9000一样, 一手创造,一手毁灭。本文浅谈人工智能对互联网及金融产业带来的机遇与冲击。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搜索:替代还是互补?

2023年2月7日,中美的互联网巨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Gmail的创始人保罗・布赫海特宣称:「谷歌可能只需要一两年时间就会被彻底颠覆。AI将会消灭搜索引擎的结果页面,即便谷歌跟上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最能赚钱的业务也将大不如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价随之迎来日内两位数的跌幅。大洋彼岸的百度则迎来更戏剧性的一面:2月7日宣布把人工智能融入了搜索引擎,股价日内飙升15%,3日后跌回了原点。

欲理解资本市场如此有趣的反应,我们首先要理解人工智能与传统搜索引擎的底层逻辑,即其中的经济学关系。人工智能于搜索引擎,究竟是替代(substitute)还是互补(complement)?从谷歌的短期暴跌来看,资本市场或许认为人工智能终会取代传统的搜索引擎,然后笔者认为实质上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举个形象的例子,在2022年2月用传统的搜索引擎中搜索「NBA历史得分王是谁「,对于篮球爱好者来说,可能谷歌会带你先看几页的篮球鞋广告,然后告诉你NBA历史得分王是勒布朗詹姆斯 (詹姆斯在2023年2月8日超越威尔特张伯伦成为NBA历史得分王)。如果把同样的问题输入人工智能,它大概率会直接告诉你是威尔特张伯伦,因为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往往会有延迟。简而言之,传统的搜索引擎会返回过度但精确的信息,依赖于人脑的二次筛选。人工智能省略了人工筛选的过程,但是其背后机器学习的本质往往导致了信息的滞后和结论的偏差。

广告是互联网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从消费者的角度,广告的本质是兼听则明和货比三家。过度的信息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被筛选的信息往往会有疏漏。笔者认为互联网产业在未来五年内最大挑战(也是机遇)是如何利用人工智帮助用户在驳杂的产品中,根据其偏好,锁定最佳的产品。

人工智能与金融:客观信息与主观情绪的互博

金融科技(Fintech)的崛起在近十年来对传统的金融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借贷,交易等各个方面。在笔者看来,人工智能对金融产业最大的贡献在于消除主观臆断对客观信息的影响。

在借贷方面,传统的信用评级体系在08年的信贷危机后一直被诟病。首先,评级机构对于信息反应充满了滞后:尽管市场的信息产生于每时每刻,评级的调整依旧依赖于公司的季报信息。其次,日益复杂的市场的关系带来了种种的利益冲突,评级公司和被评级的个体通过共同投资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评级过程的公正性难以自证。换言之,当客观的信息和主观的臆断在评级过程中产生了矛盾,往往导致评级过程产生了偏差。人工智能的崛起无疑对传统的信用评级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毫无疑问,机器可以实时的收录市场信息并且对种种的利益冲突自生免疫。

在交易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所谓的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如鱼得水。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的优势,倾向于发展自己的交易系统并频繁的进行交易。即使在市场的高度不确定下,由于大数定理的存在,信息优势和系统规划往往使机构投资人可以跑赢市场。相比而言,由于资金的匮乏和情绪的影响,散户往往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影响全盘的的策略,即使他们的投资策略和机构投资者一样优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大数据的辅助下,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数据来找到跑赢市场的「手筋」。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投资者严格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免受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作者为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经济学系助理教授)

(本文来源《海外看世界》,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