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俄罗斯离苏联愈来愈近(李宗伦)

1993年,「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标语又出现在莫斯科街头。(图/海外看世界)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革命箴言。它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标志性口号,谁也没想到,76年后的1993年,这个口号又一次在俄罗斯大地响起。1993年10月4日,我亲历了「炮打白宫」事件。苏联解体刚刚2年,俄罗斯就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政治危机。我亲历了在莫斯科市中心坦克大炮的轰鸣,亲眼看到人们又一次举起「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红色横幅。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唯一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独立国家。苏联的那一套不能用了,新的政治架构还没有建立。俄罗斯究竟以什么体制建国?当时在俄罗斯联邦内部分歧很大。

此时曾是叶尔辛盟友的鲁茨科伊任副总统,哈斯布拉托夫任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苏维埃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就是「人民代表大会」或「议会」的意思。在「8.19事件」中,叶尔辛与鲁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三人组成铁三角,共同阻止了「紧急状态委员会」保住苏联的企图。在解体苏联的问题上,他们是同路人。「8.19事件」结束后,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尔辛兼任总理。在「国体」的设计上,三个人产生严重分歧。叶尔辛主张彻底把原苏联的国家体制连根刨掉,建立一个纯西方式的总统制国家。而哈斯布托拉夫和鲁茨科伊想建立一个议会制宪法制国家,也就是「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议会)。这一主张得到了原苏联的拥护者,叶尔辛的反对者,特别是老布尔什维克的支持。事情的发展使昔日的盟友变成了政治对手。

1992年12月召开的俄罗斯联邦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哈斯布拉托夫公开要求限制总统的权力,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议案。叶尔辛当然不会任听宰割,表示要进行全民公投,因为叶尔辛对当时的民众支持率还是很有把握的,但公投没能如期举行。1993年3月,叶尔辛与哈斯布托拉夫、鲁茨科伊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所以只有以「全民公投」来决定胜负。不出所料,叶尔辛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1993年9月21日,叶尔辛乘胜追击,颁布总统令,宣布解散最高苏维埃并进行议会选举。作为反击,最高苏维埃以「违宪」为名解除叶尔辛的总统职务,由副总统鲁茨科伊暂时代理总统。总统要解散议会,议会要罢免总统。「府院之争」剑拔弩张,逐步进入白热化。尽管至今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俄罗斯人要恢复苏联的斗争,但从客观效果看,这是一次挑战叶尔辛彻底搞垮苏联的尝试。「苏维埃」这个词,对于许多怀念苏联的人,听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最终,「府院之争」的矛盾不断激化,终于演变成用大炮当裁判了。叶尔辛首先下令军警包围议会所在地「白宫」,并将白宫的水电和通信全部切断。军人出身的副总统鲁茨科伊针锋相对,与哈斯布拉托夫以「白宫」(俄联邦议会大楼,现为俄罗斯联邦政府大楼)为据点,聚集了大量的支持者和几百名哥萨克军人。他们向保卫白宫的支持者发放武器,与克里姆林宫分庭抗礼,在白宫外围与叶尔辛一方的武装人员形成对峙。当时莫斯科大街上也出现了骚乱,反叶尔辛的群众涌上街头,高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与军警发生了冲突。我亲眼看到,示威群众乘着卡车,打着红旗呼啸而过。后来演变成打砸抢,我住的那条街许多小商亭被推翻,玻璃被砸碎,商品被哄抢。甚至听到了零星的枪声。以至于我的房东说,不要在窗口露头,免得被流弹伤到。

事件很快升级,反对派的暴徒(一说是叶尔辛派人冒充,以嫁祸于人)开着用卡车改装的装甲车,撞碎了国家电视台「奥斯坦丁诺」的玻璃大门,以至于正在播送的节目突然变成了满屏的「雪花」。10月3日,「苏维埃」一方的支持者最先冲破了军警在「白宫」层层包围圈,宣称解除了包围。另一批「苏维埃」的支持者,则占领了莫斯科市政府大楼和广播公司,叶尔辛只剩下克林姆林宫这个最后的堡垒。哈斯布拉托夫要求「苏维埃」的支持者乘胜追击,进攻和占领克林姆林宫,把叶尔辛赶下台。如果真的占领了克林姆林宫,那将是俄罗斯第二次「十月革命」。但叶尔辛依然掌握着军队,到了10月3日,形势趋于白热化,叶尔辛发表电视讲话,认为形势的发展已从「动乱」演变成「暴乱」,并对抗议者发出最后通牒:10月4日下午2:00,必须无条件投降,撤出「白宫」,否则武力解决。在「白宫」对面的大桥上,手持盾牌的军警把围观的群众拦在桥的一侧,桥上有四辆坦克严阵以待,炮口直指白宫。

我看到有一个高高车载的升降平台,上面几部摄像机全程记录着这个历史时刻,时间在一秒一秒的流逝,记者像转播体育比赛一样解说着现场的实况。

白宫对面大桥上的坦克严阵以待。(图/海外看世界)

「现在是1;45分,我们看到总统的谈判代表走出了白宫,看样子谈判失败……」「现在是1;55分,离最后期限只有5分钟,我们看到坦克手要做好射击准备,白宫还是一片静默……」

「现在是1:58分,总统真的会下令开炮吗?……」

副总统鲁茨科伊与军警对峙。(图/海外看世界)

全国都在电视屏幕前屏住呼吸,炮声准时在2:00响起,4辆坦克的大炮齐射,燃烧弹准确的射入大楼7层中间的几个房间,那里应该是哈斯布托拉夫和鲁茨科伊的办公室所在地。火焰和黑烟从窗口窜出,全俄罗斯都惊呆了,电视台的记者也停止了解说,大炮的回声很快被长时间的死寂所代替。我记得火舌和黑烟在无声的肆虐,以至于白宫的上半部分都变成了黑色。没过多久,窗口就摇起了白旗。可我感觉到,这是一段时间,空气,声音和知觉都凝固和消逝的漫长的瞬间。当一切恢复正常后,消防车紧急灭火,鲁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衣冠楚楚的走了出来,呢子大衣搭在臂弯上,风度翩翩的走向预备好的面包车,好像不像是败军之将,倒像是参加什么隆重的活动似的。一场「府院之争」就这样以「俄罗斯的方式」结束了。

在「十月事件」中死亡人数是约200人,受伤达到上千人。但最后俄罗斯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死亡157人,受伤384人。第二天,莫斯科各大报刊头条刊登了这个消息,冠以醒目的大标题-「白宫变成了黑宫」,并用黑色的边框刊登了所有牺牲者的姓名。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白宫的呛人的硝烟味却久久没有消散。

白宫变成了黑宫。(图/海外看世界)

白宫前面的死难者照片。(图/海外看世界)

(图/海外看世界)

「他们为祖国而战」—1993年10月5日莫斯科报刊头版。(图/海外看世界)

叶尔辛「炮打白宫」事件,表面上是总统与议会围绕新宪法制定而产生激化冲突,实际上是俄罗斯独立之初,对国家体制设计的激烈矛盾而造成的内部斗争。「炮打白宫」事件说到底就是原苏联的拥护者与西方自由派的一场较量。最终以「拥苏派」失败而告终。这是由于当时许多俄罗斯人对西方抱有幻想 叶尔辛得到民众的广泛拥护,更重要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叶尔辛的坚决支持。因为叶尔辛是西方选择的最理想代理人,美国还想借叶尔辛进一步瓦解俄罗斯。在大城市繁华的市中心,用坦克炮的燃烧弹解决政治问题,这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恐怕只有俄罗斯才会采用的极端的方式,同时也说明斗争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叶尔辛选择「炮打白宫」也是被迫所为。如果哈斯托布拉夫与鲁茨科伊胜利,叶尔辛必然要下台。而叶尔辛下台的结局只有一个:进监狱。因为很多有深厚苏联情结的俄罗斯人对叶尔辛恨之入骨,还有俄共也要对叶尔辛进行清算,追究他解体苏联的责任,让这个扼杀苏联的刽子手死无葬身之地。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冷冰冰的现实。「炮打白宫」事件后,叶尔辛随即解散各级地方的「苏维埃」,把「人民代表大会」更名为沙俄时期的「国家杜马」。1993年12月举行俄罗斯杜马选举,同时通过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俄罗斯联邦新宪法》,并规定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制衡,但俄罗斯总统拥有超级广泛的权力。实际上成为一种以总统「主导」三权分立的体制-总统集权制。

「炮打白宫事件的另外两位主角的命运又是如何呢?叶尔辛并没有把他的手下败将置于死地,或流放国外。这一点,叶尔辛比斯大林对待托洛斯基要人道得多。在如何对待自己的「政敌」的问题上,叶尔辛给他的接班人树立了榜样。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鲁茨科伊这位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担任俄罗斯联邦副总统职务的人,后来当选为库尔斯克州的州长;而俄罗斯政治家、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的最后一任主席,鲁斯兰• 哈斯布拉托夫,后来成为车臣「哈斯布拉托夫教授维和任务」的组织者,一直为俄罗斯与车臣之间的谈判效力。自1994年以来,他担任普列汉诺夫俄罗斯经济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也许,这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1993年发生的「府院之争」的风波,其深层的原因是,「后苏联公民」对叶尔辛的不满的一次总爆发,是一次原苏联的拥护者与西方自由派的一场较量,是俄罗斯人民为挽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仅有的一点尊严的抗争。「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让人找回来一种再次攻打冬宫的感觉,苏联人民不会容忍叶尔辛把一个几代人辛辛苦苦用血汗和牺牲建立起来的苏联,就这样向西方不战而降,举起白旗。「炮打白宫」事件,实际上是苏联解体以后的一场打到叶尔辛,恢复苏联体制的斗争。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此后,俄罗斯「民主自由派」越来越被觉醒的俄罗斯人民所抛弃。相反,以恢复苏联大国雄风为目的的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还有以恢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为宗旨的「俄罗斯共产党」,得到越来越多的拥护。两党一直是俄罗斯国家杜马里面席位最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政党,也是俄罗斯主流民意的所在。俄罗斯人对前苏联的怀念在这次俄乌战争中到达了高点。我的一位俄罗斯朋友说:只有苏联的实力和体量才能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路过「白宫」。每当我看到这座洁白的建筑时,眼前总会出现1993年10月的滚滚黑烟。「炮打白宫」事件,使我第一次深刻的感觉到俄罗斯人对于前苏联的感情和恢复苏联大国雄风的愿望。30年过去了,俄罗斯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和曲折,也经过了各种尝试和改革。俄罗斯人经过30年的沉淀和思考,我感觉到,那个曾经的「苏联」,在俄罗斯人心中的份量是越来越重了,俄罗斯离「苏联」越来越近了。(作者为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

(本文来源《海外看世界》,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