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以教育翻转在地 桃园连两年获全台「生态学校」绿旗认证第一
黑松教育基金会协助桃园市32所小学发展「台美生态学校伙伴计划」,让桃园今年再次成为全台荣获最多绿旗的县市。(图/黑松 提供)
黑松教育基金会长期耕耘环境特色教育,协助桃园市32所小学发展「台美生态学校伙伴计划」,累计至今,已陪伴桃园市共28所小学取得相关认证,包括绿旗14面、银牌19面、铜牌27面,让桃园连续两年成为全台荣获最多绿旗的县市,占全国逾4成。
鼓励孩子提出对环境的创意解方,在黑松教育基金会的努力下,永续不仅只于书本上的专有名词,而是在校园内俯拾皆是的日常。持续耕耘环境特色教育,更让黑松教育基金会以「绿⁺校园生态计划」获得2023亲子天下教育创新100的肯定。
生态学校Eco-Schools可以很国际 也能很在地
由环境教育基金会FEE(Found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发起的「国际生态学校」,已有25年历史,遍及73个国家、59,000所学校参与,是全球最大的环境教育计划;环境部与教育部联手推动「台美生态学校伙伴计划」,认证制度比照美国的铜牌、银牌及最高荣耀绿旗认证指标,接轨国际标准。
黑松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13年,透过「黑松绿+校园生态计划」导入生态学校七大步骤,陪伴学校争取「台美生态学校认证」,让桃园市今年再次成为全台绿旗认证数最多的县市,在23所绿旗学校中占10所,占全台逾4成,创得佳绩。
「基金会希望透过教育的力量,协助孩子看见家乡的美好、连接教育与土地,陪伴老师带着孩子了解在地特色,认同自己所生长的家乡。」黑松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斌堂期许,在基金会的协助之下,让学校可以透过经验的传承与交流、媒合专家合作、行动成果发表等形式,吸引更多人才对土地产生共感,最终带动整个地方社区的发展,朝社会永续共荣前进。
「黑松绿+校园生态计划」为教师增能 让在地学校被看见
基金会透过「黑松绿⁺校园生态计划」,协助伙伴学校发展环境特色教育,包括安排校内外教师研习为教师「增能」、媒合专家「陪伴」学校发展课程、记录各校行动成果让影响力「扩散」到校外,从「增能-陪伴-扩散」三方面着手,有系统地为学校蓄积发展生态学校的能量。
基金会伙伴学校新屋社子国小已于2023年获得第三面绿旗,校长赖美娟对于基金会的付出十分感动:「今年原本招生名册只有2位学生,但真正入学的有9位,代表特色课程的推动,有助于孩子跨区就读。「黑松绿+校园生态计划」让孩子开始对在地有感,渐渐变得更有自信。除了实质的经费,基金会也媒合跨域资源、建立校长及教师社群,为师长增能。」
社子国小透过基金会的专家引导,以新屋特有的稻米文化,结合地方特色发展「校本课程」。基金会董事长张斌堂也特别与桃园社子国小孩子们一起戴上斗笠走入田间,手握镰刀、脚踏泥巴,在一片黄金稻浪中收割饱满的稻穗,亲身体验新屋的稻米文化,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课程中除了让孩子们能感受农夫的辛劳,也更亲近大自然,进而认同在地文化。
黑松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斌堂及执行长卢功伟亲身参与社子国小的割稻课程。(图/黑松 提供)
位于中坜工业区的忠福国小与黑松公司仅相隔一条马路,今年获得第二面绿旗。忠福国小黄亮钧主任感谢黑松基金会陪伴学校走过困难的初期。「工业区的孩子资源不像都会区那么多,接触自然的机会有限,透过发展环境特色教育,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认识校园生态。」黄亮钧说。参与绿⁺校园生态计划后,忠福国小从前乏人问津的果树园区,如今已成为学生种菜的快乐农场。
看见孩子每次与土地亲近,都有不同的改变,让黄亮钧感动的表示:「在永续食物计划里,一开始我们有孩子很怕脏,不太喜欢种菜课程,但渐渐地这个孩子改变了,每次翻土都翻得很豪迈、弄脏了也觉得无所谓,现在种菜课程是他最期待的一堂课了。」
位于中坜工业区的忠福国小与黑松公司仅相隔一条马路,今年获得第二面绿旗。(图/黑松 提供)
永续陪跑员 作学校环境特色教育的伙伴
除了社子国小与忠福国小以外,基金会伙伴学校大园区溪海国小、大溪区美华国小、杨梅区上湖国小、龟山区文华国小也于今年获得首面绿旗;大溪区内栅国小、大园区内海国小、芦竹区大华国小则获得铜牌肯定;让桃园生态学校绿旗认证总数全台第一。
担任过三届国家环境教育奖学校组评审、前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林耀国指出,黑松教育基金会长期以民间组织的力量支持生态学校推广,是产官学三方合作典范。林耀国分享,在黑松教育基金会的推动下,看见环境教育是由学生主动参与、改善或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展现了教育的本质,相信生态团队的孩子,都可以是未来环境守护的小尖兵。
「深耕桃园十年,我们也会持续担任桥梁的角色,目标成为学校发展环境特色教育的最佳伙伴。」董事长张斌堂期许,未来能够将桃园打造为环境教育基地,并号召更多NGO伙伴加入,从桃园出发,逐步将影响力扩及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