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珊瑚不減反增 中山大學跨國研究供墾丁借鏡

中山大学海洋生态与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林裕䕒跨国研究发现,沙乌地阿拉伯红海东北海域珊瑚覆盖率20年来不减反增。照片/中山大学提供

全球暖化导致珊瑚生态浩劫,中山大学海洋生态与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林裕䕒跨国研究发现,沙乌地阿拉伯红海东北海域珊瑚覆盖率20年来不减反增,在大片死珊瑚骨骼上绽放新生,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尖期刊《海洋污染公报》(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研究团队指出,当地鱼群丰富多样,透过食物链抑制大型海藻、海胆丛生,让珊瑚保有栖地与惊人恢复力,不惧大规模白化现象,亦可作为台湾夏季海温同样逾30度的垦丁珊瑚复育借镜。

林裕䕒表示,红海是一片半封闭海域,拥有独特的海洋生态系。已发现超过50属的造礁珊瑚,逾1,200种鱼类及海洋特有种比率世界第三。研究团队2021年7月使用潜水调查(UVC)和避免干扰鱼群的诱饵式远端水底摄影系统(BRUV)调查7个近岸珊瑚礁区与3个离岸珊瑚礁区,发现29属珊瑚,其微孔珊瑚属、轴孔珊瑚属、角星珊瑚属和指形软珊瑚属最为常见。

他们将调查结果与20年前的研究基线数据进行比较,意外发现虽受全球暖化影响,近岸样点的珊瑚覆盖率平均是36.2%,与20年前的28.1%相较竟有显著增加。同时,死珊瑚覆盖率从20年前的6.7%,大幅增加至现在的38.1%。这次调查显示,大规模珊瑚死亡事件确实曾在红海的东北海域发生,但同时也展现当地珊瑚礁生态的惊人恢复力,使珊瑚覆盖率能够维持在20年前的水准之上。

究竟珊瑚群聚如何复苏?研究团队指出,依现有证据可归纳几个原因,一是当地人迹罕至,人为活动干扰稀少;二是珊瑚礁白化后,栖地常被大型藻类、海胆覆盖,导致珊瑚失去栖地,但此处的刺尾鲷跟鹦哥鱼等草食性鱼类,借由摄食来抑制大型藻类跟丝状海藻的生长,单棘鲀、隆头鱼和龙占鱼会捕食海胆,控制海胆族群数量,替珊瑚排除竞争者。

三是会捕食珊瑚的天敌棘冠海星没有在当地爆发;四是有充足的珊瑚幼虫从红海其他地方加入,形成有利珊瑚重新形成礁体的环境条件。林裕䕒比喻,「这是一个很难得的环境,珊瑚群生命力愈挫愈勇,不屈不挠,就像一间历经金融风暴仍稳健营运的生态公司。」

林裕䕒指出,珊瑚普遍对水温非常敏感,若水温高于摄氏30度,依附在珊瑚上的共生藻就会离开,造成白化现象,进而造成珊瑚死亡。红海海水温度夏季时可达摄氏35度,当地珊瑚虽具高耐热性,但也曾多次因热浪侵袭而大规模白化,近岸的珊瑚礁尤甚。对比台湾海洋环境,垦丁夏季海温通常在22~29度,但高温可达34度以上,温度条件上相似,可作为借镜。

对应台湾珊瑚复育工作,林裕䕒推测,完整的生态链有机会替珊瑚削弱竞争者,保留小珊瑚慢慢长大的空间。要关照的对象不只珊瑚本身,而是整个生态系其他物种,兼顾丰富多样化,「保护珊瑚,连鱼也要一起保护」,呼吁减少滥捕和少吃鹦哥鱼、龙王鲷、龙占、石斑鱼等珊瑚礁鱼类。与其在餐桌上享用,将这些珊瑚礁鱼类留在海里,不但更增加观光价值,也可对珊瑚生态系在全球气候变迁影响下之回复力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