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时光深处的温度——记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院长王逢睿

1998年秋天,21岁的王逢睿站在炳灵寺石窟169窟里,入神地聆听炳灵寺石窟专家曹学文的讲解。那时的他不会想到,26年后他会作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石窟保护专家再次来到这里。

20多年来,王逢睿始终保持高度热情,全身心投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如今,他带领着年轻、精锐的团队,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搭建遗产保护平台,让青春的创造力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展现新风采。

坚守热爱

上世纪80年代,国内重点石窟文物抢救领域陆续遭遇保护难题和技术瓶颈,文博行业在地质、岩土等专业人才和技术储备上存在较大空白,亟需相关专业人才的支持协助。受四川、甘肃两地文博机构邀请,中国中铁科研院的专家将各自在专业领域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与工程技术,“跨界”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深度参与大足石刻、乐山大佛和敦煌石窟的科技保护工作,由此开创了延续至今的文物保护特色专业,并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

“1998年,单位接到了甘肃省文物局的一个重点项目——甘肃炳灵寺石窟的岩体加固和渗水治理工程。我作为大学应届毕业生被分派到这个项目上进行学习实践。”如今已是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院长的王逢睿回忆说。

炳灵寺石窟是中国六大石窟寺之一,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佛龛与壁画所蕴含的厚重历史,使王逢睿这个原本就喜好人文历史的土木理工男着了迷。“这些珍贵的洞窟文物和文博老师们的精彩讲述让我难忘。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些古迹和我的将来会有关联,只是觉得与文物相关的工作似乎和我的爱好有些相通之处,所以莫名的喜欢。”王逢睿回忆说。

“就在这个项目上,我遇到了恩师中铁西北院文物保护专业的创始人李传珠先生。”从此,王逢睿跟着老师开展了10余处石窟遗址保护工作,在不断加深对文物理解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了诸如“大跨度薄顶软岩石窟稳定性”“脆弱濒危土遗址加固”等文保难题,而他的职业也就此发生了改变——成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

在王逢睿的职业选择中,有机缘巧合,更有对文化传承的坚持与热爱。他说:“老师坚守文物保护一线,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坚定了我从事文保事业的决心。”

此后,王逢睿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中铁文保团队与敦煌研究院联手,以“刚柔并济、内外兼顾”的组合保护加固新技术,有效治理了莫高窟北区崖体稳定、崖面风化和风沙侵蚀与面流冲刷的多重病害。这一项目也成为践行石窟保护新理念的经典案例。“我们最大限度保护石窟风貌,使之成为文物保护的工程典范。”王逢睿说。

持续创新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逢睿正在进行乐山大佛周边环境安全风险预测评估及腿脚部病害系统勘察与保护项目。

“其实文物保护工作离咱们的生活并不远。你看,我们正在保护修复的乐山大佛,现在已经成了‘网红’,网友们对修复情况非常关注,我们常常是在‘云监工’下开展工作。”王逢睿手指大佛滔滔不绝,眼中闪着光。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的肩膀看起来不是很灵活。原来,他前不久去高海拔地区调研时遭遇了事故,左肩骨折。

“只要说起文保来,他就全然不知疼痛了。”王逢睿的同事说。在同事眼里,王逢睿对文物保护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让人既敬佩又感动。

在乐山大佛的保护修复过程中,王逢睿带领中铁石窟保护专业团队,运用文物信息多元化采集分析、文物本体无损探查与微损检测、文物赋存环境监测预警等成套关键技术,为乐山大佛做了大规模“体检”,并采用专有改性材料和精细地质技术,对潮湿环境下石质文物浅表层劣化岩体实施了抢救性修复。

“为文物进行诊断和治理病害,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过犹不及的‘保护性破坏’。”王逢睿一边思考,一边谨慎地进行每一步操作,心中充满了对文物的敬畏。

在修复过程中,他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4月,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完成,乐山大佛正式和游客见面。“我们做到了!”王逢睿心中满是对团队的骄傲。

40多年来,中铁文物保护工作者在钻研探索中完成了600余项保护工程,42项文物保护相关科研课题,获得50余项专利,完成5套数字化系统、3部学术专著和多项技术标准,多项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搭建起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如“国家文物局石窟寺保护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砖石质文物建筑保护甘肃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铁科研院岩土文物保护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王逢睿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团队通力协作、共同创新,这坚定了他在文物保护道路上继续前进的决心。

推动互鉴

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让王逢睿和团队有了与更多文明交流互鉴的机会。

“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一眼希瓦。”这句在古丝绸之路上流传下来的谚语,道出了希瓦古城的绝美。

坐落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花剌子模州的希瓦古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见证了东西方通商交流的盛景。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希瓦古城部分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受损。2017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专家前去希瓦古城,共同进行经学院和清真寺本体保护以及周围环境整治。

“来到希瓦古城,我们先是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对两栋文物建筑进行了详细检查,结果发现两栋建筑本体病害为建筑墙体和屋顶变形、整体结构裂缝较多以及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等。”王逢睿说。

此时,经过多年技术积累,王逢睿和团队拥有了较多新技术和高科技装备,有信心能完成好文物修复工作。

在修复过程中,王逢睿组建了一支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变形监测等方面技术人才组成的文保专业团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探地雷达等技术,找出了建筑沉降的主要原因,采用螺旋钻孔微型桩和无粘结植筋等微创技术手段对病害建筑进行维修加固,解决了砖砌体结构墙体继续沉降和薄顶大跨穹顶开裂的问题。

修复过程中,团队学习当地历史、培育当地匠人,开创了民族宗教建筑本土化合作修缮的新模式,在治理建筑病害的基础上,让这座古城重焕生机。

希瓦古城修复成果得到中乌双方的高度认可,也推动了文明互鉴。“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能去做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我们感到自豪与骄傲。”王逢睿说。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里,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使一项又一项见证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焕发出耀眼的新生机。”在王逢睿心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历史的载体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已然成为他的毕生使命。 (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