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海公投遭驳发起小组提诉愿 呛「不给公投 就回街头」
▲护海公投领衔人王醒之(中)与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前往行政院递交诉愿书,并呛「不给公投、就回街头」。(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提供/徐佑升基隆传真)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专职律师蔡雅滢(中)分项说明护海公投主文与宪法等法规并无抵触。(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提供/徐佑升基隆传真)
▲王醒之(右)至行政院递交行政诉愿书。(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提供/徐佑升基隆传真)
针对基隆四接之「护海公投」,原先基隆市政府在补正后核准,但行政院认定该地方公投违背宪法及中央法规,并依「地方制度法」发函撤销。对此发起「护海公投」的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12日一早至行政院门口召开记者会,针对行政院日前撤销公投的行政处分,正式提出行政诉愿。
「基隆护海公投」领衔提案人王醒之指出,从去年6月公投提案送到前市长林右昌的手上以来,一直感觉得到「有只看不见的手」在进行恶意的拖延,为了强行填海造地,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不惜牺牲基隆的海洋生态、海岸景观与基隆港未来的营运,甚至还对基隆港高层下封口令,禁止港埠专业发声,而这种台面下种种的政治操作,都指向一件事情,就是防堵民意透过公投在大选年集结。
王醒之强调「不给公投、就回街头」。王表示,公投只是这场公民运动「最斯文」的方式之一,而封杀公投其实就是预告台电在接下来环评会议中将粗暴闯关,直接践踏基隆人。但是历史总是告诉我们,「民意最终会以自己的方式集结」。正式提出行政诉愿是为了要让更多人看到,「没收公投」就是「政策霸凌」的同义词。
而长期关注环境议题的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专职律师蔡雅滢表示,「基隆护海公投」主文仅要求基隆市政府就特定开发案,拒绝其于「基隆市水产动植物保育区」填海造地,与宪法无涉。何况台电曾依保育区限制事项申请基隆市政府同意填海造地,当时的林右昌市府亦曾回复「原则同意」。如此一来,当年的林右昌市府能够「限制」和「同意」填海造地,没有所谓的「地方自治」权限争议;但到了人民发起公投时,就变成非地方自治事项,哪有这种道理。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理事长陈宪政律师也表示,四接目前规画采「填海造地」之方式办理,实施地带位于「基隆市水产动植物保育区」,同时位于基隆港港嘴(进出港口处),将严重影响基隆港营运商机。不仅对基隆市的海洋生态、渔业资源、观光资源等伤害甚钜,更攸关基隆市政府渔业之辅导及管理、自然保育、环境保护、观光事业发展等自治权限,当然属于地方自治事项。
社团法人基隆市野鸟学会常务理事郑𬀩表示,政府带头破坏环境是「假的」能源转型,用填海造地万劫不复的破坏方案,来解决暂时性的能源稳定问题,是杀鸡取卵。然而,政府面对错误的能源政策,却只想强渡关山,甚至制造更多的环境毁坏,不仅不照顾环境永续和公平正义,也不愿倾听民意,甚至封杀地方发声的管道。协和填海造地的短视近利,只是暴力开发,不是符合潮流的能源转型政策。
最后,长期投入文化守护的台湾头文化协会理事长陈世一指出,「白米瓮砲台群」是基隆港西岸最重要的文化资产之一,四接填海造地工程不但会毁坏白米瓮砲台美丽的自然海岸线,更冲击到基隆港西岸的观光产业,呼吁环评委员应将本案造成的文化环境冲击纳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