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的难题」学术讨论会 探讨李登辉的政治抉择
国史馆与李登辉基金会27日举行「虎口的难题—李登辉的抉择」学术讨论会,国史馆馆长陈仪深(右)将「民主与民主之外—李登辉百年诞辰纪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致赠给李登辉基金会董事长李安妮(左)。(姚志平摄)
国史馆与李登辉基金会于27日起连两日,于国史馆举办「虎口的难题—李登辉的抉择」学术讨论会。邀请国内外学者专家发表19篇论文,领域横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领域。国史馆长陈仪深表示,透过了解李登辉当时的抉择,让人民了也比较能保证未来选出正确抉择的领导人。李登辉基金会董事长李安妮则指出,期盼形塑不同领域的「李登辉研究」,使其智慧持续「公共财化」,并且持续深化在这片土地上。
国史馆馆长陈仪深表示,本次学术讨论会所发表的李总统相关论文成果丰硕,显示在国史馆与李登辉基金会多年来携手合作之下,尤其2023年建置「李登辉总统资料库」、出版《李登辉先生大事长编》、《李登辉总统僚属故旧访谈录》等成果卓着,促使「李登辉研究」蒸蒸日上。
陈仪深说明,「虎口」的命名是基金会的提议,应是受日本作家上坂冬子畅销书《虎口的总统——李登辉与曾文惠》影响,上坂女士所谓「虎口」主要是指国民党和党国体制,但他认为李前总统所领导的台湾或中华民国,面临中共的软硬威胁,就是宛若身处虎口。
陈仪深指出,李登辉接掌大位不久,要特赦美丽岛事件人犯之际,面临国防部长郝柏村、行政院长李焕的挑战,这个决定对羽毛未丰的李登辉而言,固然类似「虎口的难题」。此后,李登辉出访新加坡进行弹性外交,纵然面对外交系统的阻挠,也排除万难、胸有成竹地出访,甚至要求部属不必回避与中共见面,不卑不亢自然见面。
陈仪深续指,解除戒严之后的台湾,同时也是面临中国大陆崛起的台湾,所幸有像李登辉这样勇敢睿智的领导人,带领台湾渡过种种危机挑战,陆续公开其重要史料,有助于理解台湾处境艰难,让更多人民明暸虎口的难题。然而,民主台湾的领导人也是人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让更多人民明了虎口的难题,比较能保证选出能够正确抉择的领导人,这大概是这两天的学术讨论会,部分现实的意义。
李登辉基金会董事长李安妮指出,尽管李登辉「民主先生」之名广为人知,但不论是其公职生涯或卸任之后,对台湾的贡献之面向事实上非常广泛,值得更全面与深入的探讨。因此在接任基金会的董事长之后,已经连续四年举办大型的学术研讨会或是论坛,期盼形塑不同领域的「李登辉研究」,使其智慧持续「公共财化」,并且持续深化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