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论抉择十字路口的大陆台商
欧美「去风险化」迫使台商「中国加一」布局,处于十字路口的大陆台商,如何洞悉全局做出抉择,将是一大考验。图/freepik
2023年来到尾声,对大陆台商来说,今年又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原本以为新冠疫情告一段落,企业终于能回归正常经营,但除了防范近在咫尺的「灰犀牛」,一些预期之外的「黑天鹅」,让不少大陆台商继续疲于奔命,同时踌躇在抉择的十字路口。
台商投资大陆的情况如何?根据经济部统计,今年前三季,台商投资大陆金额为25.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1亿美元,衰退17.3%;投资件数为249件,较去年同期减少20件,衰退7.43%。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金额、件数来看,今年台商投资大陆都呈现衰退趋势。事实上,和台商投资大陆金额最高的2010年的146亿美元相较,台商投资大陆仅为最高峰的三分之一。当然,影响台商投资动向的原因相当多,可从国际情势、大陆投资环境,以及大陆对台政策等三个面向来观察。
■欧美「去风险化」,
迫台商「中国加一」布局
在国际情势方面,自2018年美国启动对大陆贸易战以来,大陆台商来即被迫卷入了地缘政治的角力。为了避免被美国课征关税,以大陆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台商纷纷将产能转移到东协、东欧、南美、非洲,甚或台湾。今年5月七大工业国(G7)再次确定对大陆「去风险化」的经贸战略后,欧美客户基于避险,对在大陆的代工厂、包括台商,提出「中国加一」的要求:除非技术具有不可替代性,否则代工厂必须建置大陆以外的生产基地,否则取得订单的难度将增加。
在大陆投资环境方面,近年来大陆经济转轨主要有三大方面:首先,「低转高」。长期作为世界工厂的大陆,为了摆脱位处全球供应链低端的位置,开始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希望逐渐产品附加价值的增加,减少对劳力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其次,「外转内」。大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贸出口,但随着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去风险化」战略,再加上欧美需求衰退,大陆当局意识到过去以欧美为出口市场的外贸模式终将难以为继,因而企盼大陆内需市场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因而开始建构内需、外贸并重的「双循环」;最后,「虚转实」。
为了纠偏过去大陆经济发展的脱实向虚,2020年底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要求透过对各个产业的监管,促使人才、资源回流实体经济,以避免大陆产业沦为资本游戏的竞逐而形成泡沫。
■大陆经济转轨,
促台商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低转高」、「外转内」、「虚转实」的经济转轨,促使大陆最低工资不断上调、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更重要的是,大陆开始由「招商引资」转向「挑商选资」,不再对所有投资来者不拒。这些转变对大陆台商来说,意味着必须改变过去以来依赖土地、劳工等廉价生产要素的经营方式,否则将难以在大陆生存。大陆市场诱因,使台商进一步推动在地化
在大陆对台政策方面,基于政治经济双重目的,中共二十大后确立了对台融合发展的路径。因此,虽然以家数来计,2022年台商虽仍位居大陆投资来源地区的前15位;但从金额来看,台商占大陆使用外资(FDI)比重并不高:2022年大陆FDI为1,891.3亿美元,其中台商投资为50.4亿美元。也就是说,2022年台商投资仅占大陆的2.6%;但大陆仍提出各式「惠台」措施,希望借由大陆内需市场诱因,磁吸台商西进赴陆。
然而,对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大陆台商来说,必须更接地气才能因应大陆市场这个全新的挑战;再加上大陆自主创新战略下打造本土供应链的诸多政策,都会让过去定义的大陆台商,转换身分以「新陆商」形式,竞逐大陆内需市场。
■如何洞悉全局做出抉择,
将是台商的一大考验
除上述因素,大陆民族主义高涨下「吃饭不能砸锅」的政治红线,以及近期以来与数据、国家安全相关法令的实施,都增加了外商在陆的投资风险。此外,随着大陆本土企业的快速崛起,台商在大陆面临的是越来越「内卷」的竞争。
国际情势、大陆投资环境、大陆对台政策,对大陆台商来说,或是推力、或是拉力,端看产业别、企业规模的不同。一般来说,大型企业台商虽会因避险采取「中国加一」的「转移产能」,但不会轻言撤离大陆,而是配合大陆的「外转内」就地转型,或透过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转服务业等方式,持续在大陆找寻商机。至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台商,虽然没有资源转移产能,但要选择完全退场撤出,也并非易事。因此,可能选择就地转型或以拖待变。
总的来说,处于十字路口的大陆台商,在诸多推力与拉力之间,要如何洞悉全局、做出最适切的抉择,将是未来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