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日相岸田的历史抉择
工商社论》
做为今年5月七大工业国(G7)广岛峰会的东道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年第一次出国,就风尘仆仆的走访法国、义大利、英国、加拿大以及美国,尤其美日同盟关系的强化,备受全球瞩目。然而,2023新年伊始,岸田虽交出亮丽的外交成绩单,仍要面对其他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
岸田元月外交之旅的重要收获有三:其一,与英国和义大利的国防工业合作,共同研发、制造第六代的匿踪战斗机。其二,与美国总统拜登的双边会谈,以及两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因美国政局使然,并没有举行联合记者会)。其三,日美国防与外交2+2会谈,与时俱进,将改变的是日本做为亚太战略前沿的部署、重装整备责任的角色、以及自我防御以外的「反击能力」之赋予与肯认,将之视为「美日安保条约2.0」,战略角色大幅提升,并不为过。
从去年到今年初,日本和英国与澳洲签署「相互准入协定」,凸显的不是国防战略的彻底转变,双方驻军的武装部署,而是加入澳洲-英国-美国三方安全联盟,成为「AUKUS+1」加强版,成为唯一不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成员国家。为了岸田的元月出访,日本政府在2022年底的准备工作包括:提出攸关国家全安的「安保三文件」(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整备计划);以及更重要的,就国防经费提出五年计划,希望2027年的国防支出达到GDP的2%(约4兆日圆);其中25%(约1兆日圆)的国防经费,如果需要另外筹措财源,则不排除开征新税或发行公债。此一规画除了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执政的自民党内,也有反对的声浪。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日本经济国力逐渐衰退,难以支撑届时可能占10%政府预算的庞大国防支出。此外,人口老化、少子化严重的日本,民众并没有追求大国地位的动机。
岸田自2021年10月4日上任,随即接受大选的检验,其后虽带领自民党获胜,续任首相迄今,但民调支持度屡创新低,也是一大政治警讯。
首先,成也疫情,败也疫情。岸田去年1月因为疫情的降温,民调支持度一度高达65%;然而,日本共同社去年11月27日的民调则显示,他的支持度仅剩33%,日本每日新闻去年12月17~18日的民调支持度,则更下跌到25%。今年伊始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1月14日的死亡数达到503人,是疫情爆发以来单日死亡首次突破500人。换言之,岸田于1月9日起出访欧洲四国,1月13日在白宫与拜登发表共同声明的外交成果,仍难以遮掩内政不力的事实,尤其政府对于新变种病毒的侵袭,依旧没有提出有效抗疫对策,更让舆论不满。
其次,祸起萧墙之内。自民党在前首相安倍晋三被刺身亡后的半年,派阀权力版图的重组,当是岸田能否安于其位的关键政治因素之一。依据近日媒体报导,安倍弟弟岸信夫将辞去议员职务,由其长子岸信千世接班。统一教与自民党剪不断,理还乱的金权关系,仍无法向外界释疑,不利于岸田施政满意度的提高。事实上,在安倍去年7月被刺身亡后,岸田即使在确诊期间,仍必须以视讯回应社会质疑,并大幅度内阁改组,但最终仍未能取信于民。
在国内民调低迷的情况下,基于国家安全和防卫能力的强化,外交上的成就,短期几个月内,或许有助于拉升人民的满意度。然而,终究要回归到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治,以及民生经济的提振发展。
无论是摆脱宪法的束缚,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追求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地位,甚至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会国的席次,都需要美国全力支持。就此观之,岸田此次出访,已经获得美国与G7盟国的强力背书。
但是,对于日本周边的国家来说,能不能接受一个重整军备的日本,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特别是中国大陆和南北韩,乃至于二战期间被日本侵略的东南亚国家,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追求地缘政治稳定的同时,对于日本的期盼,应该是一个致力于发展CPTPP,亚太与印太国家彼此「多赢」的经济大国。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岸田肩负的应该是发展经济与促进区域共荣的使命,而不是配合美国整军备战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