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赖清德520的抉择

社评

Google在板桥设立的硬体研发中心新大楼启用,海内外媒体报导时都提到Google「无惧地缘政治风险」,这句话让人不胜感慨。扁政府时代,外资对台湾经营环境最大的关切,还只是三通直航能否实现?两岸往来的人为阻碍能否打破?曾几何时,担忧战争的「地缘政治风险」,竟成为外商考虑是否投资台湾,或评估与台厂合作的供应链稳定性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地缘政治风险的阴影

蔡英文政府即将走入历史,台湾安全地位脆弱化、台海成为战争的潜在热点,不能不说是她8年任期留给台湾的一道深长阴影。即将上任的赖清德政府,面对两岸防卫张力的不断累积,及美国越来越深化的介入态势,能够走出这道阴影吗?

转机未必不存在,但需要台北和北京读懂彼此的焦虑和长期的关怀。从4月以来,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不论是在接见美商代表、会见马英九,还是最近访问欧洲三国,所释出的讯号都是一致的,就是中国正在规画、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愿意和全球业者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进一步开放的发展机遇。

在巴黎,习近平透露,中国准备单方面自主扩大外资长期以来很难打入的电讯、医疗等敏感服务行业。许多原本在2021年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已谈妥、但因新疆问题生波而尚未实施的开放投资项目,有可能借此契机渐次放开。

在大陆内部,不论是杭州、西安等地全面取消房地产限购,以刺激买气的松绑,还是在「新质生产力」大旗下,号召科技研发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及要求地方主动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更多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等举措,在在显示战争并非大陆当前主观意愿上的优先,甚至是所欲避免之事。更全面地引领中国经济动能转型和鼓舞民企、外企重振士气的措施,将在7月分的本届三中全会上揭晓。

大陆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会见蓝委时说「两岸没有人想打仗」,并非虚言。那么,又要怎么看待大陆在520前在台海的一系列「秀肌肉」之举呢?或许台湾可以从中日围绕钓鱼台的博弈中寻找参照。

日韩与中未放弃互信

自2012年日本政府实施钓鱼台「国有化」以来,大陆派出海警船对钓鱼台海域实施常态化巡航的模式已经确立,去年甚至达到巡航352天的「近全年度覆盖」。但逐年上升的巡航强度,主要是为支撑大陆对钓鱼台主权宣示的实践,并不意味着中日之间很快或迟早要为钓鱼台的归属爆发战争。在外交层面,日本虽知钓岛问题难解,但未放弃同大陆的互信重建。

2018年时任大陆总理李克强破冰访日,日相安倍在同年回访中国。若无疫情干扰,习近平本拟在2020年春访问日本,即可完成这一轮中日关系回暖的大循环。如今停摆5年的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可望在5月底重开。与美国具有军事同盟关系的日韩两国,尚且知道大陆是「搬不走的邻居」,而且维持和平不能仅凭恃武装和外力,与美国间只有「战略模糊」的台湾,岂可暴虎冯河?蔡英文政府坐视对抗的张力不断蓄积,筹码不断流失,却未准备好18套剧本,如何因应迫在眉睫的危机呢?

台海对峙已成为中美西太平洋争霸关键,非台湾一己所能消融。但美中之间的竞争,争的是百年,而不是当下,台湾身为美中竞争的核心因素,需要全面理解大陆在军略、经略、外交和党内政治周期上的全盘作为,而非放大战术行动层次的信号,才能精准判断大陆处理种种内外议程的轻重缓急。

520送旧迎新、涤荡重启之际,赖清德团队须就两岸关系是否还要以动员社会对抗、升高备战、防堵交流为主调,让战争风险继续升高,或改弦易辙以团结内部、巩固现状,以善意累积和平筹码为出路,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