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游玩,小心被这些虫子“叮”上!
天气炎热,很多家庭为了消暑,都会选择去到野外,开展一些漂流、溯溪玩水、露营野餐的清凉活动。不过,野外玩耍虽好,稍不留神,却可能遇上这种危及生命的情况——蚊虫叮咬。
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症状进医院的例子,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很多,严重的时候,被叮咬者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湖南妇女儿童医院皮肤科刘丽娟医生提醒大家:夏季蚊虫多,大家在野外游玩时,一定要小心下面这几种虫子!
1、恙虫
恙虫叮咬人时会分泌一种酶使人麻痹,皮肤被恙虫叮咬后基本都会产生焦痂。恙虫病潜伏期为4-21天,首发症状是高热,除了眼睛红,还会有皮肤红肿、四肢麻痹、恶心嗜睡等症状,严重者会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
所以,野外游玩时,不要随意坐在草地上,要注意保护身体暴露部位。如果野外活动后出现长时间高热不退,且腰、腋窝、腹股沟等地方发现焦痂,一定要马上就医。
2、蜱虫
被蜱虫叮咬后,叮咬部位会出现皮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严重者可能高烧不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突然发烧、疲倦、肌肉痛、皮肤有红色瘀斑,而且近两天在草地上坐过,要立即去医院看急诊,并把这个情况告诉医生。
如果发现身上有蜱虫,不要硬拽,防止它嘴上的倒刺深入体内。可以先用酒精涂抹,再用镊子取出,一定不能用手直接触碰。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钻入过深,建议直接到医院处理。
3、隐翅虫
一般来说,隐翅虫爬到皮肤表面没事,但如果它被你拍打或压碎,体内的毒素沾到皮肤上,就可能引起隐翅虫皮炎,或引发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
如果发现隐翅虫爬在皮肤上,不要拍或碾压,应该把它弹走。如果被它叮咬,可以内服抗组胺药,外涂解药捺剂或外用糖皮质激素。
为了避免虫咬风险,刘丽娟医生建议大家:
尽量穿浅色长衣长裤,扎紧袖口、裤腿,别穿凉鞋、拖鞋、露趾鞋。
涂驱虫产品,比如避蚊胺、避蚊酮等,喷在皮肤和衣服上,避开伤口、眼、鼻、嘴、耳等特殊部位。注意,两个月以下的宝宝,不能喷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
回家后检查、清洁全身,重点检查胳肢窝、肘窝、脖子、耳背、腹股沟等,还要仔细检查头皮,看看有没有小红点和肿包;如果身上突然多出“黑痣”,一定要反复确认是不是蜱虫。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