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这是你的时代,你的未来 |2024高考策
“如果你想成为科技型企业家和研究型工程师,请到华工来!在这里,你将有学长助力,续写传奇、成为传奇。如果你想成为国际顶尖新工科人才,请到华工来!在这里,你可以与未来对话,卓尔不凡、臻至一流。如果你想成为学科交叉、通专并进的复合型人才,请到华工来!在这里,你可以与时代同行,求真务实、出新出彩。”羊城盛夏,蝉鸣声声,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向广大高考考生递出“青春有梦,华工有约”的橄榄枝。
“广横走大学”
孕育大量工程师企业家
华工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全部位于广州市。
正式组建以来,华工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60余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一大批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涌现出李东生、李华、刘石伦、李永喜、袁金钰、刘毅翔等杰出校友。华工坚持“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在科技型企业家、研究型工程师培养方面成效突出,赢得了“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的美誉。目前仅粤港澳大湾区由华工校友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就超过200家。在沪深两市现任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本科毕业高校统计中,华工以拥有23位董事长校友排名第4位,仅次于清华、北大和浙大;2023年胡润百富校友会榜中华工排名第6,和人大并列。
华工毕业生在广东的就业市场普遍被视作是“横着走”的存在,这和学校的促进就业政策密不可分。华工把就业工作融入学校、学生发展,打造了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满意度的“金字招牌”。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华工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广横走大学”“华南好就业大学”的称谓因此不胫而走。
“别人家的学校”
品地道美食,享舒适住宿
在华工,吃货不会失望。在五山校区,中区饭堂的鸡腿饭和烧卤套餐让学生大呼“秒忘所有deadline(最后期限)烦恼”,华园面点的芒果千层“甜到让人心都化了”;广州国际校区D5食堂的水煮鱼和酸辣鸡杂米粉“辣到过瘾”,还有西式快餐和知名咖啡店等商家入驻;大学城校区吃法多样,卤面、汤面、麻辣香锅、牛腩煲,“总有一款能治愈你的胃”。
这几年,校友企业“遇见小面”、学生创业项目“云鲤奶茶”、对口帮扶地区的“云县米线”、每年3月份的“木棉花汤”陆续与师生见面,更是让大家在“吃”中了解更多华园故事。
说到住宿,五山校区宿舍全覆盖空调、滚筒洗衣机、直饮水机、智能售货机应有尽有;大学城校区的宿舍风格现代,每个宿舍都精心分区,确保生活学习两不误;国际校区更是高科技配置,从人脸识别到智能电子锁,甚至可通过手机小程序遥控开门,冬天还有供暖,每一个角落都显现出便利和舒适。
特色班+双学位+国际交流
培养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华工开设了20个本研衔接培养的特色班,包括2个拔尖基地班、3个强基计划班、10个本研创新班和5个卓越班,其中拔尖基地班、强基计划班和创新班实行“3+1+X”(“X”硕士生为2或3年,博士生为4或5年)本研衔接培养模式,保研比例80%左右,卓越班保研比例50%左右,致力培养引领未来的拔尖人才。
在关键领域有组织人才培养先试先行,入选国家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组建36个特色班,其中,超级机器人“珠峰班”首届已选拔30名优秀本科生,实行“2+2+X”培养模式,本硕博全链条一贯式培养。
双学位试点班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2024年继续开展软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双学位试点项目。项目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需求,设计专业交叉互补的培养方案,面向所有具有理科背景的新生进行二次选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还可跨学院辅修专业(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目前在校学生约有15%的学生修读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
学校实行灵活转专业政策,满足学生专业兴趣和未来发展。普通类本科生有多次申请转专业机会,分别是新生入学两周内,可参加教学改革班的选拔,非国际校区学院的新生可通过选拔进入国际校区入读新工科专业;第二、第四学期全校范围的自主转专业(转出无门槛);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的工业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实验班选拔、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国际化全英示范班)、基因组科学创新班选拔以及其他各创新班、卓越班、强基计划班、拔尖基地班的增补选拔。国际校区学生入学后在本校区内各专业有四次转专业机会。
学校拥有250余个国际交流项目,良好的国际化学习成长平台。构建了完善的全球合作网络,与200多家全球知名高校建立伙伴关系,合作推出250余个海外学习项目,每年派出1000多名本科生参加联合培养、学期访学、寒暑期研修、联合工作坊、海外实习等国际交流项目。
依托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立国际组织人才输送“蓄水池”。在环境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组建“3+2”中澳班,在信息工程专业设立“3+2”中法菁英班,推进优势专业的成建制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美国阿克伦大学等欧美核心伙伴“本-硕-博”贯通培养。与新加坡、新西兰互设国际联合创新中心,致力联合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推动高水平成果在地转化。已建设本科全英招生专业13个、本科全英课程300余门,每年开设80多门“海外名师讲授学分课程”,聘请具有国际公认较高造诣的外籍专家或学者来校任教,并聘请一批牛津大学、MIT、卡耐基梅隆的顶尖教授来暑校授课。
从“彩电三剑客”到“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
华工从来不缺双创人才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华工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荣获“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双创教育实践基地”“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学校厚植创新创业成长沃土,每年投入数千万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接近70%的本科生至少参加过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一次学科竞赛。学生连续数年在国内外顶级赛事中摘得桂冠,其中在历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累计取得了30金、28银、12铜的优异成绩,金奖总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省第一。
校内建有超过10000平方米的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已累计培育学生团队超480个,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优秀案例(全国仅2家高校入选)。
1977年,李东生、黄宏生、陈伟荣考入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他们毕业后分别执掌TCL、创维、康佳,这三家企业极盛之时,彩电产量占到全国的40%,三人也被称为“中国彩电三剑客”。
时至今日,华工培养的人才更是成为民族工业崛起的“脊梁”。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华工可以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作为全国最早开设汽车专业的高校之一,华工深耕汽车领域四十余年,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广汽集团、小鹏汽车、创维汽车、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璞泰来、大洋电机等“华工系”企业占领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整车制造及多个关键环节,学校也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小鹏汽车创始人、华工校友何小鹏曾笑言,如果你是华工毕业生,想要造车的话,只要你在校友群里面吱一声,学长们就已经帮你把供应链给搞定了。
文丨陈亮 孙海婷图丨学校提供校对丨黎松青责编丨孙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