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盟友牌」越来越难打了
专研美国亚太战略、中美、中印关系的孙西辉表示,不久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态:「尽管美国是我们最重要的盟友,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对中国的立场或态度是不一样的。」让欧盟与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晶片的立场,保持了距离。可以看出,在美国仍旧强调对中「竞争」的立场下,其盟友和伙伴并不愿意「选边站」。
孙西辉称,拜登政府实施「印太战略」与川普显著区别在于,更重视盟友和伙伴作用。但大多数美国盟友和伙伴比较抗拒,甚至明确反对在中美之间「选边」。出现这种局面,根本原因在于实力对比和利益差异。
首先,在中美两大国间「选边」是愚蠢行为。对其他国家而言,卷入竞争或是「选边」,都不符合根本利益。其次,对中「脱钩」「断链」不符合美国盟友和伙伴自身的利益。
再次,美国与其盟友和伙伴之间存在认知差异。多数亚太国家和美国盟友及伙伴与中国有稳定持续的经贸关系,所以对中战略关系认知方面与美国有差异。对于中国快速发展,美国产生「霸权焦虑」;西方或认同西方盟友伙伴存在一定程度「秩序焦虑」;其他盟友伙伴则大多不存在明显「战略焦虑」,而更希望与中国合作,发展共同获益。
孙西辉强调,种种迹象表明,多数美国盟友和伙伴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不愿也不能全面追随美国限制中国。日前德国总理萧兹访中,不仅反映这些国家重视对中合作机遇,也体现美国对盟友伙伴的影响力下降,政治经济胁迫和价值观诱导方式,很难达到华盛顿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