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陶窑创办人陈文辉 获文协奖章

前立法委员、华陶窑创办人陈文辉(右),获文化部颁赠文协奖章与证书。(文化部提供)

昔日是上街冲撞政治体制的热血青年,今日是在高温环境下烧窑护持文化的使者,前立委、华陶窑创办人陈文辉,日前获文化部颁赠「文协奖章」与证书。他表示,退出政坛后,回首向来萧瑟处,台湾已经不缺民主,缺少的是文化内涵,「文化有很多面向,有人写作,有人表演,我从陶艺切入。」

陈文辉得知他以「工艺及文创」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文协奖章」时,激动万分,泪眼满眶。他说,他的五舅公祖郑招益、舅公郑明禄,叔侄早年都是「台湾文化协会」创立时的重要推手。华陶窑致力于本土文化诠释的不懈,竟然是源自于家族叛逆基因传承的因果。「叛逆与创意,本是一体的两面。」

创意源自家族叛逆基因

家族没有任何陶艺渊源。陈文辉说,最初是他的妻子担任中华花艺老师,发现没有适合的器皿,夫妻俩才决定创办华陶窑,烧制属于台湾特色的花器。草创时期,他因参与政治而坐牢,都由妻子打点一切,「过了2年,我才回来和太太一起打拚,还记得我回家时,华陶窑周边挂满了黄丝带,欢迎我回来,讲到这里,我觉得很想哭。」

陈文辉出生于1943年,苗栗苑里人,在家中排行老大,家里有8个兄弟姊妹,他认为,走创作的路,是因为他的血液里带有一种反叛的基因。「我的舅公郑明禄是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学生,以前也常常会被政府怀疑,祖母经常带他去草丛里躲起来,后来我因为参加街头抗争,我们家常常被约谈,爸爸很紧张,祖母淡定说:不用紧张,这是祖传的。我认为,创作就是需要这种『反骨』本质,才能有创意。」

快乐窑主从事烧陶38年

陈文辉说,他烧的陶器是以桃竹苗特产的相思木柴烧,烧完有自然的火痕,呈现独一无二的质感,「当相思木烧到1250度时,自然落灰会呈现金黄色,让每一件陶器都有自然火纹,表现独一无二的美,而且全世界大概只有我们用相思木烧,很特别。」

他表示,许多人常常不知道怎么区分陶和瓷,陶器有自然的火纹;瓷器则是有许多绘制的花样,「陶器带有一种老庄思想,随缘、适性,奔放自然,瓷器有儒家的内涵,讲究对仗和工整。」

从事烧陶工艺38年来,曾从政的陈文辉说,还是经常有人会问他,到底是立法委员还是创作者?「我只能说我曾是一名曾经冲撞威权体制的热血青年,现在是华陶窑的窑主,38年和许多人一起交流切磋烧陶技艺,获得很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