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別把碳交所當證交所 未來將訂境外碳權折抵碳費上限

环境部长薛富盛强调,希望外界不要将碳交所当作资金运作的考量。(本报系资料库)

首批国外碳权将于22日在碳交所上架,环境部长薛富盛昨(19)日表示,希望外界不要将碳交所视为证交所(意即不要将碳交易视为股市投资),这是两回事,若要从事短线投资,应回归正常股市、债券等理财,不要将碳交所当作资金运作的考量。

目前已传出不少金融、科技、传产业者有意申购,薛富盛昨日出席「112年资源循环创新研发成果发表会」并接受联访,媒体关注碳交所即将启动,开卖第一批国外碳权。

碳权交易将启动

薛富盛表示,环境部要强调,国外碳权目前不能抵国内要缴纳的碳费,考量重点是对于国内减碳必须有实质帮助,国外碳权主要用于碳中和。

不过薛富盛也提到,随着时间演进,未来台湾在碳费制度更周全时,台湾实施一段时间后,能不能抵碳费可以再来做考量。

环境部日前表示,根据《气候变迁因应法》,企业取得国外碳权,在经过环境部认可后,就可在一定比率内用来扣除碳费,然而,目前环境部尚未订出认可准则,在认可准则上路前上架的境外碳权,都暂时无法用来抵减碳费。

环境部官员表示,未来制定境外碳权认可准则会参考国际趋势,相关规定仍在讨论中,会符合巴黎协定第6条,也会参考国际作法,订定可抵减碳费上限。

而近期碳交易话题火热,带动相关个股上涨。薛富盛表示,希望外界别将碳交所看成证交所,「这是两回事。」假如要从事比较短线的投资,应回归正常股市或债券等等理财方式,不要把碳权交易所当作资金运作的考量。

除国外碳权,国内碳权则要再等等。环境部日前预告国内碳权交易管理办法,最快明年中首批国内碳权将可在台湾碳交所上架,来源主要为自愿减量、抵换专案等两大碳权专案。

其中抵换专案碳权累计已核发约2,400万吨,注销近700万吨,剩约1,700万吨可使用,不过未来有多少会进入碳交所交易仍待观察。包含台积电等大厂,都曾提出抵换专案,并获环境部核发碳权;自愿减量专案才刚上路,目前尚未核发额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