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國內焚化量能緊縮

截至今年6月底,全台垃圾打包暂置量累积达166万吨,创历史新高。图为南投埔里清洁队旁垃圾山。图/埔里镇公所提供

环保团体批评环境部高唱循环经济,却以绿能之名燃烧含有害废弃物的SRF,更质疑若SRF如环境部宣称更环保减碳,为何不提高SRF品质标准,仅以符合国际最低标准规范。环境部表示,推动SRF是因应国内焚化量能缩紧,同时提升废弃资源能够达到资源利用的效率。

环境部循环署说明,焚化炉陆续整改,让原已吃紧的垃圾处理量能更捉襟见肘。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台垃圾打包暂置量累积达一六六万吨,创历史新高。

为因应我国二○五○净零转型的关键战略「资源循环零废弃」,加上因应国内焚化量能缩紧,环保署自二○一九年起,推动可燃废弃资源燃料化。为强化管理,今年一月再次修正SRF品质规范,规定SRF制造厂应设置分选、破碎、混拌等必要设备,并持续辅导SRF制造厂提升制造技术及品质,截至去年底,实际有制造及使用SRF的业者已分别达廿八家及十四家。

此外,环保署七月预告修正废弃物燃料使用成分标准及锅炉空气污物排放标准,增订源头成分标准管制、制程污染防制设备规范、管末排放标准。

对于环团质疑为何不加严SRF品质标准,循环署表示,欧盟因市场考量将SRF产品订为五等级,让使用者可就燃料性质与锅炉条件,向制造端议定其燃料品质;而环境部订定的SRF品质标准,是作为判定什么是符合品质规范的SRF,也可作为产品运作,但不作为废弃物管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