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調查戶外遊憩易產生河川廢棄物 籲普及循環容器

荒野保护协会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经调查发现,河川废弃物分布有非常高比例受人类游憩活动影响,如露营区等户外活动热点,希望政府加强推动循环包装、容器普及。

荒野协会自2021年开始分别在台中乌溪、新竹头前溪、台北淡水河、高雄后劲溪进行川废调查,经过这几年记录与分析发现,海洋废弃物大多来自河川废弃物。

根据调查,海洋废弃物前3名为塑胶瓶罐、烟蒂、吸管;而河川废弃物前3名为塑胶瓶罐、塑胶袋、一次用饮料杯(含吸管及免洗餐具等),显示海洋废弃物大多来自河川,而海岸边无法计量的塑胶碎片可能来自川废的塑胶袋。

荒野指出,如果以露营区数量为户外活动热点为指标,会发现河川废弃物热点与民众户外游憩区域相关,显示人潮密集的开放空间废弃物管理不易,成为川废主要来源。

荒野并提出3大呼吁。首先针对特定区域强制使用循环容器,如风景区、森林游乐区、国家公园等人潮密集开放空间强制使用循环容器系统,并有规划、有时间性禁用一次性物品。

第二则是增加民众使用循环包装选择。偏乡地区废弃物处理并不容易,由于人口密度低,清洁队人力有限,以至于垃圾必须堆置家中;若整个消费体系有提供使用循环包装选项,则将提供垃圾处理不易的偏乡、离岛地区有不需处理废弃物的选择,期望可减少家庭垃圾任意弃置问题。

最后则是再次强调源头减量。包含塑胶袋、食品容器、饮料杯等一次用物品须源头减量,将可大量减少河川废弃物,更同时降低流入海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