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子一定换脑袋?

蓝营立委曾铭宗1日质疑两岸关系恶化可能取消ECFA适用,经济部长沈荣津承认石化业将受影响。 (本报系资料照片)

「换了位子,换脑袋」,「昨是今非」,乃至台湾特有的「发夹弯」,生动刻画出部分台湾政治人物的行为特质。前财政部长、首任驻WTO常任代表颜庆章独树一格,将过去10多年发表的谈话、评论及新闻报导汇整成书,并以《昨是今是》(The Test of Time)作为书名,自我检验个人信念与专业学术素养,却对映出台湾政坛的异象。

面对空前复杂、充满变数的国内外情势,台湾迫切需要坚强、稳定的政治力量引导走出困境,但政客往往以个人及政党利益优先,在攸关国家发展的重大政策上反反复复,缺乏永续持恒的思维与目标。

政治人物或政党对单一政策的立场永远都有检讨、调整的空间,但当昨是今非或发夹弯成为政治常态,代表了政策没有稳定性及连贯性,这也是台湾经济发展迟滞、整体国力退步,甚至外商对台湾信心不足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颜庆章于2005年卸任公职脱离政治圈,他拒绝政治安排职位,一切接受「市场检验」。尔后活跃民间企业及学术界,没有政治束缚,反而有更大挥洒空间,基于学术良知,善尽知识分子言责,但他的敢言经常令蓝绿执政者头痛。《昨是今是》汇整了82篇他针砭时政的代表作,涵盖了国家定位、宪政体制、经贸政策、财经政策等多元领域。

ECFA最近又成为朝野攻防的焦点,在野时的民进党强烈反对ECFA,号称会造成400万人失业,是糖衣毒药,但执政的民进党却坦承ECFA整体而言对台湾有利,希望能持续下去。颜庆章对于全球经贸制度、法规、趋势涉猎极深,对ECFA是台湾「经济的维他命」或「政治的毒药丸」没有预设立场,但质疑ECFA导致过度依赖中国大陆,经济风险升高;谈判过程缺乏沟通,审查、监督过程不够透明化;ECFA无法跳脱两岸政治框架等。

ECFA对台湾到底是利多、利空,见仁见智,但相较于国民党认为ECFA是神奇的「三黄蛋」,或民进党虽反对在先但执政后又不愿割舍,颜庆章展现了学者的专业与伦理风范,一以贯之。

国有企业「私有化」及衍生出的官股问题在台湾依然存在,甚至更为恶化,当政者不分政党一定紧抱官股不放,掌握这些「民营化」企业,并作为政治酬庸高阶职位的工具。颜庆章分析,这种严重的施政迷失降低了台湾经济自由度,折损了整体国家竞争力。

《昨是今是》许多重要篇章中,颜庆章以「跋」做进一步诠释,除了检视过去的论述外,更赋予现代意义。颜庆章出版14册各类著作,在台湾政坛大概无人能出其右,《昨是今是》将是他的「封笔之作」,透过严谨自我要求,传达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未尝不是为当前政治人物树立了新标竿。(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