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换位置与换脑袋

「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这句话常用来批评人换了职务、就改变了处世态度事理立场,在大部分的语境下,这句话传达了负面意涵。要理解换位置是否该换脑袋,可以从反面开始发问:换了位置、却没换脑袋会有何结果?

明初重臣汪广洋是个「换位置,没换脑袋」的例子,汪广洋廉明持重,受朱元璋重用,受命负责安抚明朝初建政时的新归附者,表现极佳,从地方官擢升为丞相。当时右丞相杨宪跋扈专权,汪广洋依旧持重,对杨宪态度模拟两可,被杨宪诬陷遭放逐。之后杨宪被诛,朱元璋召回汪广洋,称许他是张良孔明,并重新起用为右丞相,期待颇高;但汪广洋继续持重自守,提不出重大的治国方策,久了之后被贬为广东参政。然而朱元璋还是没忘记他,又找回他担任右丞相,并多次告诫,希望他有所作为,汪广洋照样持重自守、随波逐流、以求保持官位,朱元璋最终下召将他赐死。汪广洋从地方官到中枢核心,换了位置没换脑袋,招致恶祸

有时即使位置没换,依旧需要随着时势不同而一直换脑袋,朱元璋的崛起正是依靠着不断换脑袋。朱元璋最早是投效红巾军起事,红巾军的意识主轴是异于中原主流意识的「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此鲜明主轴有助于初期凝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创建组织。但朱元璋坐上红巾军支队头目的位置、攻下集庆(现今的南京)后,要吸纳知识份子招兵扩大军队规模军营大旗上写的却是「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他换了脑袋,改以大宋为号召以吸纳知识份子。

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展现承接元朝政权气势后,接着讨伐张士诚所发出的檄文,列出张士诚八项罪状,其中有七项是指责张士诚背叛元朝,原本反元职志的朱元璋在此又换了脑袋,指责起别人反元,因为他自己已经准备承接元政权。朱元璋称帝后,要建立新秩序不能再容许旁人造反,因此他出身的搞造反的红巾军,成为了他口中的「妖人」;为了塑造他自己接手元政权的正当性,他称赞元世祖对中国有大恩,脑袋第三次华丽翻转。朱元璋做为集团首脑,位置没变,但随着统治规模扩大以及不同的形势及对手,脑袋必须不断转变。

好位置为众人所企望,如果想换到好位置,脑袋显然更应先换成足堪此位置的状态,姜子牙诸葛亮、张良等人在出任要职之前,就已经具备职位所需要的脑袋,如果组织成员都能有此准备,较能够避开彼得定律的诅咒,彼得定律说「成员绩效好会被擢升,一直升到他无法胜任的位置,故而全组织的干部都是不称职的」,如果升到一个位置的人,脑袋都预先换成该位置所需,自然不会出现彼得定律。

这些例证意味在不同位置应该要有不同的脑袋,但如果脑袋是指入行的良善初衷或是深层价值,就不宜轻易更换,试看身后臧否两极冯道,他身处朝代快速更替的五代,曾侍奉五朝十三帝,始终担任将相要职,形成「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丞相」的奇特现象,每当朝代更替,他总是能抓准时机、迎立新君,后世一些强调忠君价值的学者批评冯道是无耻奸臣;但冯道又能协助新君安定文官体系、为官清廉、举才不计私怨、更敢于诤谏、曾在契丹朝廷中力劝契丹官兵不要杀害汉人等诸多事迹,足见其行为并未背离他自许的「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的原则。冯道能够获得后世些许肯定,源于他在五代乱世,还能以百姓为念,若是他背离了初衷,这些许肯定都必然会失去,将只剩下骂名。

这些事例显示换位置不仅要换脑袋,即使位置没变、脑袋也要随时势更换,想要换位置更该提前换脑袋,但是换脑袋的历程中,良善初衷不能丢失、更应谨慎护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