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在基层技能上反复的自嗨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在基层技能上反复的自嗨,这就等于锁死了孩子的上升通道。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小学时我挺早就学了围棋,在小圈子里的水平还不错,在好几年里都是当之无愧的学校棋王。那时的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在周围人的夸赞中陶醉了。

但到了初中之后,我遇到了好几位同学的降维打击,真的是降维的,谈笑间人家就能让我灰飞烟灭。从此我就对围棋彻底失去了兴趣,被虐的都产生心理阴影了。

长大后明白这道理了,就是因为“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而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低水平的自嗨让我错失了学围棋的最佳年龄,终生也无望再有太大提升。

再举个例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就可以算是毒鸡汤,夸赞了家庭的苦难,还让孩子陷入了自虐式的劳苦之中。所谓的当家可以说是美德,比如勤劳俭朴等等,但是一旦孩子开始自嗨,那就是陷入穷人思维而不能自拔了。

我住大杂院的时候有个邻居孩子,比我大两岁,被全院子大妈们所夸奖。因为这个孩子非常会当家,六七岁就会做饭收拾屋子,还能和换鸡蛋的讨价还价。而且他还很节俭很有心眼儿,只有他占别人的便宜,坚决不吃亏。甚至是他的小板凳,只要站起来就随手拿着,别人谁都别想坐。

反正小时候我是老吃亏了,我妈经常骂我“傻大方”,让我跟人家孩子学着点儿。我还真想学来着,但没多久就搬家了,失去了偶像也就算了。

一晃儿很多年过去了,我再见到他的时候是他在和收废品的吵架,吵的面红耳赤的。当然后来他赢了,多卖了至少几块钱吧。因为他对收废品的说,是专门骑车好几公里驮来的,就是觉得这儿价钱公道,把收废品的都感动了。

我当时看着这个小40的中年男人,也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仍然是很佩服,但也感觉有些实在是不值。聊了几句天儿,感觉他的生活不是太好,或许就是太会当家了,导致大家都不再给他太多的机会。

毁掉一个孩子或者是一个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要让他在基础技能上反复的过瘾,让他没时间没兴趣去提升自己。比如打游戏就可以算技能,很嗨很燃,但对人生真的能有什么提升吗?

这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游戏就是游戏,是放松。但是千万别把重要的事情也当成过瘾的玩意儿,那就是害了自己的孩子了。

比如我见过这样的孩子,奥数题做的很快,感觉水平很高。但和老师一聊天才知道,这孩子其实是反复的在重复同等难度,只享受快感,不愿意承受再深一步的困难。那这种训练只能说是熟练,对于提升没有帮助。

这种孩子不是少数,而是很多,同等难度的刷题都是一样的。如果不挑战高难度,那到了中考高考的时候没什么太大帮助。有可能确实不丢分,但也拿不到大题的高分。

这些孩子其实大部分还都是挺聪明的,各种技能上手很快,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初等或中等程度。但是他们恐惧困难而享受快感,那不仅不提升,或许在遇到关键时刻的难题时还会崩溃呢。

之所以有些课外老师的补课费用极高,就是因为他们不仅能让孩子巩固现有知识,而且还能设计出一层层的提升规划,不断的加强难度。也就是让孩子在在享受“内啡肽”的同时而进步,否则就陷在“多巴胺”里不能自拔了。

一万小时定律,可以说是正确的,孰能生巧。但是如果不加强难度,那我吃了几万小时的饭了也只是个饭桶,保安站一辈子的岗也是保安,都是基础技能的循环自嗨而已。

之所以很多孩子掉入了这个陷阱,有父母盲目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他们经常夸错了,夸的是孩子的小聪明,或者夸的是孩子的基础阶段。

而对于努力和不断向上挑战呢,很多家长是不懂的,也就没法儿有规划有目标的鼓励孩子,导致孩子永远突破不了瓶颈,甚至是不愿意接触瓶颈。

聪明是什么?很多家长认为是反应快,记忆力好和理解力高。可以这么说,但这也只是聪明的初级阶段,如果不结合意志力、专注力和不断调整难度的勇气,那就永远局限在小聪明阶段吧,耍一辈子小聪明。

夸孩子尽量别夸聪明,这一旦遇到了更聪明的会让孩子很受伤,因为智商是几乎不可能后天提升的。

夸孩子尽量夸“事实”,你今天主动写作业,非常好。然后再加入“感觉”,你今天主动写作业,让老娘很欣慰。再加入“比较”,你今天主动写作业,说明你已经养成了良好习惯,比上个月的你又进步了,老娘更欣慰。

不多说了,今天我是又见到了在基础技能上自嗨的孩子,滚瓜烂熟的背诵着初级英语,而他已经八九岁了。旁边的孩儿妈笑的合不拢嘴,反复的说孩子有语言天赋。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