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精选》父母光是接纳孩子的真实想法 就能让孩子改变

即便是语言能力尚未成熟的幼儿,也会从父母的冲突中,感受到作为生物的生存危机。(图/台湾东贩提供)

比「家里蹲」更让父母头疼、感到心累的有:言语或行为暴力、自残行为、各式成瘾症、摄食障碍等问题。

孩子们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偏差行为,是因为他们无法感受自己痛苦的原始情绪,导致他们显露出自己的次级情绪,饱受各种问题折磨,如:扭曲的想法、膨胀的情绪、不健全的身体感受和反应。为了解决那些自己无法感受到的原始情绪,他们会希望父母能体谅自己难受的心情。而说不出口或无法传达给父母时,就会改以行动来表达「我就是这么痛苦」。

比方说,子女的家暴行为可说是家庭内的恐怖攻击,它不仅无法改善亲子关系,还会带来恶性循环,但是,这也等于是在告诉父母,自己的孩子或许正在受苦。

只是,有办法用这种形式来传达痛苦的,也只有力气比较大的男性,或者是个性比较强势,能够显露出情绪的人而已。

如果是无法诉诸暴力的女性或个性柔弱的人,就会透过茧居、饮食异常、摄食障碍、自残行为等内向型冲动行来表现自己的痛苦,或者是对某事物成瘾。例如,厌食症的另一面可能是无意识的绝食抗议。有些患者就是这样,借由让自己生病,才终于得到父母的关心。不过,有些人并没有这个意思,却也得了厌食症,因此千万不可妄加臆测他人的病因。

以下也是实际上经常发生的例子——爸妈一吵架,年幼的孩子就开始喊「我的肚子好痛」。于是,爸妈开始认真讨论小孩的事,忙着打电话叫救护车,或一起带孩子上医院。而父母的「同心协力」让小孩松了一口气,因此到院后,腹痛也消失了……。

腹痛并不是小孩装出来的。这是因为,即便是语言能力尚未成熟的幼儿,也会从父母的冲突中,感受到作为生物的生存危机,所以,他的本能才会用这种非语言的形式来传达讯息。

然而,有些看不清事物本质的父母,就只会毫不在乎地说出「一遇到问题,你就装病」这种话来讽刺孩子。有这样的父母,还能指望孩子重视自己的感受吗?

此外,在叛逆期走偏了的孩子也一样。对我来说,从前那些暴走族在夜里制造出来的喇叭声,听起来就像他们的悲痛呐喊——「老爸、老妈,求你们回头看看我,体谅一下我的痛苦和寂寞啊。」

同样的,孩子做出问题行为,也是为了传达「自己正陷入窘境」。当一个不被父母接受,且笨拙、不成熟的孩子,试图把自己的难处传达出去时,他的问题行为或症状就会「越演越烈」。而且不幸的是,事态并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为什么除了幼童之外,就连二十几岁的大孩子,甚至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子女也会故意惹父母生气呢?

这都是因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因为父母,而不得不扼杀自己的「真

实」情感。

就像婴儿哭闹一样,年幼的孩子也会撒娇或闹脾气。上了幼稚园或小学后,也会吵着「我想买那个!」「我不想念书!」之类的。此时,父母可能会骂:「不可以任性」,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父母还是会让孩子大哭一场,把想讲的话讲完,也就是让孩子表达「真实」情感,使孩子的压力得以抒发。

孩子还小时,对父母不满的话,顶多就是吵着要买便宜的饼干糖果,或是摔摔玩具就过去了。

然而,若小时候不能表露那些情绪,那么长大后,就会用不健康的形式将压力囤积在心底。由于孩子无法将「真实」感受传递给父母,因此没办法顺利学会「处理情绪」的技巧,换言之就是无法重置自己的心情。

正如我在前面提过的,「真正」的感受又叫做「原始情绪」,也有人会称之为「心灵的指南针」。这是生物的本能,若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并有建设性地表现出来,我们就能传达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的事,或摆脱不喜欢的事。假如从小就一直被父母用「别说那种傻话」来阻止自己说出感受,那么长大后就不敢说出想法,只能夜夜哭泣了。然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只会看别人脸色行动、害怕失败、无法挑战新事物的人了。到头来,不但无法磨练获取成功的技术,还搞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感受、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真实感受属于本能,因此和身体感觉有密切关联。正因为如此,人一旦压抑了真实的情绪,就会影响健康。症状因人而异,有的像得到厌食症一样,感受不到饥饿;有的像暴食症一样,吃再多也不觉得饱;有的像过劳一样,不管做什么事都无法健全地感受到疲劳,进而引发感觉异常,例如无法恢复的慢性疲劳、倦怠和疼痛,或是对割腕产生快感等。

相信各位已经知道,能帮助那些孩子解决问题行为的,就是「父母用心聆听孩子的真实心声」。不管对年幼的孩子或成年的子女来说都一样。年龄不过就是一组数字而已。

小时候没学过怎么写字的大人,就算活到一把年纪,也只能从基础的单字开始学起。同样的道理,如果成年之前没有养成健全的心灵,那么这位大人也只能从儿童的程度开始学起。不管外表多成熟,内心的本质还是跟小孩一样。父母亲的影响就是如此之大。

然而,与未成年孩子不同的是,成年子女还得被「我都几岁了,到底还要对年迈的父母说多久的幼稚话」的罪恶感所折磨。而这种因内心纠葛而生的烦恼,是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膨胀的。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件事。

「生气的人就是遇到困难的人。」

这是心理学界常讲的一句话。有心病和心放不开的人之所以生气,并不是因为他们想生气,而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焦虑、寂寞、悲伤等真实感受(原始情绪)在影响他们。

(本文摘自《啃老浪潮:十年前的心肝宝贝,十年后却成啃老累赘》/台湾东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