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自然科「3多1没有」 教师解析:多可获中等以上成绩

113年国中教育会考18日、19日登场,有19万名考生参加会考。图为考生要求国中服务区陪考教师在考试前,替她「醍醐灌顶」,场面温馨有趣。(郭吉铨摄)

113学年度国中教育会考于19日举行第2天考试,在自然科试题方面,台北市立万华国中生物老师王美玲评析,试题由基本观念题型出发,渐次发展到高层次的活用题,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涵盖重要学习观念,难易适中,且具鉴别度,而整体考题最大特色在于「3多1没有」,即文字、图表与情境多,计算题偏少。自然科补教老师杨过认为,整份试题「难题3题都不到」,考生如果在考前有正确复习,大多能获得中等程度以上的考试结果

在理化方面,台北市立古亭国中理化老师刘权贤表示,试题能评量学生是否能综合应用所学,从图表资讯提取讯息。过去的旧题型只有问学生哪个对或错,创新题型聚焦在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或看法的「表达能力」,像是第 6 题,「如何修复铜线裸露的电线」的题型,过去考生大多会直接记忆答案选出,但本题的设计,目的要问出学生「为何要或不要这样做」。

台中市立中港高中理化老师张文昭指出,出现不少科学阅读、媒体识读等相关题型,评量学生能否从生活中网路与媒体文章, 深入理解报导的讯息,如第 2 题食品添加物、第 7 题清末销毁鸦片虎门销烟、第 17 题牙齿受到酸性饮料酸蚀等题目,都是本次理化特色考题。

张文昭特别提到,第 32 题叙述的是优酪乳中甜味剂含量, 由于不易被人体消化,会由尿液排出,经过浓度推算,竟可检知国外某游泳池可能的尿液总量。该题是本次理化亮点考题,有趣、灵活且符合生活化。

新北市立永平高中地科老师沈文俊指出,不少题目取自于生活当中,例如第 31 题为最容易观察到的正午阳光直接照射范围,是从稀松平常的自然现象,结合学生多元能力的展现,是很有鉴别度及活学活用的题目;而第 44、45 题为结合跨科概念的「能量与能源」与「碳排放」环境议题,学生须从题干中阅读文本找出该国对未来发电方式的期望,转换 成正确的表格。

自然科补教老师杨过说,今年自然科出题有着大量图表,其中41题有图有表,9题为纯文字,如果想要拿高分,除了要掌握观念定义,也就是具备逻辑感、关键字选取等素养能力,就能获得好表现;不过整份试题「难题3题都不到」,考生如果在考前有正确复习,大多能获得中等程度的考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