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基冲规模买入违规评级债券?兴银基金回应监管罚单“小作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公募基金中报季落幕后,一则由监管罚单引发的“小作文”,在近日将千亿公募兴银基金推进舆论漩涡之中。
兴银基金产品中报披露,在2024年4月30日,兴银基金及公司高管因“未严格执行公司制度”而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公司相关被处罚整体已完成更改。
而数日前,市场一篇名为“千亿公募货基狂割基民韭菜”的小作文爆料称,上述警示函背后的真实原因,实则是兴银基金副总经理、货币基金经理洪木妹受到处罚。2023年末洪木妹管理货币基金时,逆回购买入了监管严禁投资的低评级AA债。而证监会《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货币基金不得投资信用等级在AA+以下的债券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传言还进一步表示,2023年5月兴银基金新任董事长吴若曼上任后,曾立下“货币基金要超500亿”的目标,还“不惜一切代价手段”扩大货币基金规模,也因此让投资违规债券成为主要手段。
近日,兴银基金发布声明辟谣。公司称:“近期,个别媒体刊载‘我公司董事长吴若曼受处罚’‘我公司相关产品违规买入低评级债券’的内容。兴银基金在此严正声明,相关内容均不属实,公司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维护投资者权益,依法合规经营。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保留进一步追究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进击”的货币基金
从公开信息来看,被“点名”的现任兴银基金副总经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基金经理洪木妹,几乎撑起了兴银基金总管理规模的半壁江山。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洪木妹管理着2只债券型基金和公司全部4只货币型基金,管理规模615.73亿元。
此次站上“小作文”风口浪尖的4只货基,被洪木妹接手的具体时间则集中于2023年8月和9月。在规模上,4只基金以兴银现金增利和兴银现金添利为重,两者分别带来了395.45亿元和162.82亿元的规模。
不过直到2023年三季度末,上述两只基金的规模分别只有249.74亿元和6.91亿元。考虑到货币基金只能投资信用评级高、流动性好的品种,无法通过信用下沉来获得超额收益,反常的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引发市场对投资标的资质猜测的原因。
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来,兴银现金增利收益特征相对平稳,但兴银现金添利却在2023年年末出现了“一鸣惊人”的增长:2020-2022年三年来,该基金年化收益率始终排于全市场后20%。但截至2023年末,兴银现金添利年内涨幅达到2.51%,不仅大幅领先于自身过去三年的表现,更在全市场774只同类基金中一跃升至第1名。
业绩上行吸引大量散户进场后,也进一步带来产品规模冲高。2022年底,兴银现金添利的总规模仅有11亿份,但2023年3月成立C份额后,基金在年底的总规模合计已达到85.3亿份。而在今年仅半年的时间里,这一数字又上升至162.82亿元,较年末接近翻倍。
眼下,对于违规买入低评级债券一事,兴银基金已予以否认。从公开的持券信用评级来看,截至2023年末,兴银现金添利持券最大的特点是同业存单市值的显著提升,从2023年年终的0.5亿元大幅提升至74.8亿元。除此之外,在短期信用评级券源中,兴银现金添利还持有未评级债券4.57亿元、A-1(短债最高信用等级)债券0.3亿元以及A-1以下资产支持证券0.13亿元,长期信用评级类则持有未评级债券0.61亿元和AAA级债券(长债最高信用等级)0.71亿元。
不过在券种的风险收益特征之外,记者注意到,兴银现金添利在2023年的“业绩爆发”,背后可能还在于基金经理拉长了重仓标的的久期。
Wind数据显示,在2022年,兴银现金添利四个季度投资组合期末剩余期限平均只有37天,最高值不超过60天。而2023年一季度以来,基金投资组合期末平均剩余期限突然转长,前三个季度均保持在100天以上,当年四个季度的平均剩余期限更高达105.25天。今年前两个季度,兴银现金添利各季度末投资组合剩余期限也均在110天以上。
证监会《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 120 天。如此来看,兴银现金添利在久期方面不涉及违规操作,却也能看出基金经理扭转了投资风格,使其变得更具进攻性。
但有大型公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无论从信评风险还是市场环境来看,固收“大厂”都很少会采用类似的做法。不仅是货币基金,重视信用风险防范的固收团队,甚至在一些纯债产品上也会强调不做信用下沉、不在久期上过于激进等,而是通过较高的趋势判断和短线波段交易能力挖掘收益。此外,经过上半年的债牛行情,眼下利率中枢下移趋势已充分收敛,拉久期策略很难一直持续。
产品线仍待优化
公开信息显示,兴银基金成立于2013年10月,前身为华福基金,目前由华福证券控股76%,国脉科技股份持股24%。据国脉科技2024年中期报告,兴银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48.69%;上半年净利润5342.58亿元,同比增长51.67%。
虽然是券商系出身,但兴银基金长期以固收业务作为业务支柱,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司管理总规模为1284.76亿元,货币基金规模为572.71亿元,占比44.58%。
过去一年来,兴银基金经历了一系列高管的相继更迭。其中2023年5月,原董事长张贵云离任,原兴业期货董事长吴若曼出任兴银基金董事长、法定代表人。2024年4月,公司原督察长郑瑞健因身体原因离任,新任督察长为吴真子。
今年7月22日,赵建兴离任兴银基金总经理、首席信息官,总经理由吴若曼代为履行,公司首席信息官一职由陈晓毅接任。
事实上,尽管“不惜手段扩大规模”被公司辟谣,但不难看出优化产品线确实是管理层的愿景。吴若曼上任后曾表示,兴银基金“将秉承价值投资,践行长期理念,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持续合规经营,构建有效竞争力,全面增强专业投研实力,不断丰富优化产品布局,开阔业务创新力度,多方位提升客户各项服务能力”。
也正是在吴若曼到任后,依靠货基规模的大涨,兴银基金在2023年底管理规模首破千亿元关口。2023年一季度,公司货基总规模是171.7亿元,而这一数字在年底冲到了613.8亿元,同一时期公司在管总规模达到1252.36亿元。
不过截至目前,兴银基金的产品矩阵难言完善,其中又以权益类尤待补齐。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兴银基金共有在管基金53只,合计规模1284.76亿元,其中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为572.71亿元,占比44.58%,债券型基金规模为686.75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不足30亿元。
今年以来,兴银基金陆续发行了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但规模均相对迷你。截至二季度末,除兴银价值平衡总规模为0.7亿元以外,其余3只基金均仍在以基金管理人自购的1000万元规模进行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