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被喊卡 热锅上的「蚂蚁」 估值最高腰斩4兆

专家指出,蚂蚁集团因IPO被喊停后,其IPO前约高达2800亿美元的估值,将可能也减半至约1400亿美元(约台币4兆元)。(图/新华社资料照)

原本大陆行动支付巨头「支付宝」母集团蚂蚁集团将同时在上海及香港上市,预估将募资344.7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发行)案,但在日前因涉监管问题被喊停,有专家指出,蚂蚁集团因IPO被喊停后,其IPO前约高达2800亿美元的估值,将可能也减半至约1400亿美元(约台币4兆元)。

上个月,马云在上海举行2020外滩金融峰会演讲,抨击大陆现有金融体系僵化,并批评全球很多监管部门监管到后来自身没风险,却造成整个经济不发展的风险,引发争议。陆央行也透过机关所属报纸连续3日用资深学者名义呼吁加强监管、确保金融稳定,反制马云言论,马云等4高层被大陆证监会等4机关联合约谈,随后蚂蚁集团IPO也被喊卡。

根据美国财经媒体报导,在蚂蚁集团IPO暂停后,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Iris Tan指出,若蚂蚁集团IPO前达4.4倍的净值比(P/B ratio),降至和全球顶级银行相同的水平(约2倍),估值可能会大跌25%到50%,相当于该公司的估值从2800亿美元降至1400亿美元。

报导指出,Aletheia Capital财务主管Sanjay Jain估计,蚂蚁集团的本益比,可能降至其借贷利润10倍左右,倍率约是该公司先前对蚂蚁集团估计的一半,新的估值将使蚂蚁集团,更接近部分体质较好的银行。

截至目前为止,花旗集团未来12的月的本益比约为8倍、新加坡星展集团(DBS Group Holdings Ltd.)约为12.6倍、大陆最大零售银行之一招商银行约为10倍。

此外,大和资本市场(Daiwa Capital Markets)驻香港分析师Leon Qi则表示,为了使蚂蚁集团的资本等满足监管要求,较现实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向关联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注资200亿至400亿元人民币。但若监管对蚂蚁集团的要求不那么严格,则该公司估值受到的冲击就会降低,且由于蚂蚁集团的信贷技术及支付APP能量强大(安装在10亿部手机上),预计该公司的估值,不会降至银行的水准。

Aletheia Capital的贾恩(Jain)便说,如果蚂蚁能够证明它受到的国家服务压力降低,或许能够获得更好的风险评估及更高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