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市值蒸发!蚂蚁IPO「急喊卡内幕」曝光 马云真激怒习近平

▲史上最大规模的蚂蚁IPO案突然喊卡。(图/视觉中国

文/Matthew Fulco傅长寿

蚂蚁集团原定于香港上海交易所同步挂牌,有望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IPO案,不料中国监理机关在最后一刻喊卡,显示中国政府决心严加掌控数位金融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一直对颠覆性的金融科技持谨慎态度。自2017年以来,中国政府公开表示,为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开始严厉打击加密货币和P2P网贷公司。中国担忧这些不无道理;但北京同时也担心,不受政府约束的私营企业可能会主导正快速数位化的金融领域。

这就是目前蚂蚁集团及其夭折的首次公开发行(IPO)面临的问题。蚂蚁集团原本计划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交易所同步挂牌,其筹措金额达345亿美元,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案。结果,中国监理机关在最后一刻突然喊卡。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蚂蚁集团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理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可能导致这家金融科技巨头「不符合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马云激怒习近平,蚂蚁市值重挫

当然,这次的临时叫停决定并非无风起浪。蚂蚁集团联合创办人、中国第二大富豪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公然抨击中国监理机关和现有的银行,他嘲笑传统银行依然延续「当铺思想」,并且直言不讳地批评全球许多监理机关,「自己部门没有风险,但是整个经济有风险,整个经济不发展的风险。」这位蚂蚁集团执行长甚至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将砲火对准中国的监理机关。

目前尚不清楚马云为何敢把话说得这么白,他可能认为自己很安全。但现在可以确定的是,马云错判情势,而且也激怒了习近平。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称,怒不可遏的习近平亲自下令暂停蚂蚁集团IPO。

▲外界认为马云彻底惹怒习近平。(图/视觉中国CFP)

这一声令下,对蚂蚁集团造成严峻影响。分析师估计,蚂蚁总市值从3,130亿美元大跌超过一半,变成低于1,500亿美元。蚂蚁的IPO可能会延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同时还必须努力遵守一些新规定,例如增加微型贷款部门的资本。中国政府担心,杠杆率高的线上金融公司可能会承揽过多的高风险贷款,进而增加大规模违约的可能性。

散户群情激愤,后果不堪设想

草案规定将贷款融资的负担从银行转移到线上贷款机构。目前,蚂蚁的消费者贷款余额为2,710亿美元,其自身融资仅占贷款总额的2%。根据监理新规定,网路平台必须自备至少30%的资金。贷款上限为30万人民币(约44,843美元),或借款人年薪的三分之一,取较低者。

许多压宝蚂蚁金服的散户如今希望拿回自己的钱。在其IPO中止之前,超过1千万名投资者透过蚂蚁集团的支付宝,向中国最大的5家共同基金总共投资了大约90.7亿美元,当时这些基金表示,它们最多可能会将10%的资产投给蚂蚁金服。

对于此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似乎站在投资者这边,它要求这些基金优先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根据蚂蚁子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声明,投资者可以在11月22日至12月23日期间申请免费取消投资。

北京当局毫无疑问想保护投资者。中国2019年全年成长6.1%,反观2020年前三季的经济只成长0.7%。要是成千上万的散户在这个经济低迷的节骨眼发现自己被骗,在社群媒体上大肆泄愤,绝对是政府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即使中止蚂蚁金服IPO可能会伤害该公司、伤害投资者的信任、伤害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监理机关依然喊了暂停。中国政府借此再次重申国家必须控管颠覆性的金融科技。蚂蚁集团也许大到不能倒,但还是不能越界

▲此次IPO案有超过1千万名投资者,他们希望能拿回自己的钱。(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具中国特色的金融科技业

蚂蚁金服IPO的喊停,正表示监理机构不认为它能转型为科技业。这几年监理机构对数位贷款的管理越来越紧,于是该公司试图用公关说词称自己不是「金融科技」公司,而是「科技金融」(TechFin)公司:提供数位金融服务的科技公司。2020年6月,它甚至把公司名字从「蚂蚁金服」改为「蚂蚁集团」。

但如今看来,中国监理单位可能早就知道这些都只不过是话术。既然蚂蚁集团的核心业务是金融服务,它就是数位金融公司。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武平在11月份的《21世纪经济报导》中表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落脚点是金融,本质是金融服务,因此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和持牌金融机构一样,其客户都属于金融消费者。」并强调「支付宝的『借呗』、京东的『金条』、微众银行的『微粒贷』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别。」

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在马云发表演讲的外滩金融峰会中也表示,「要防止金融科技成为规避监理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长『赢者通吃』的垄断。」

其他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肯定也听到了邹加怡的警告,不会趁着蚂蚁集团IPO受阻的机会一窝蜂公开发行股票抢夺投资者的资金,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热潮至少在短期内会降低。

京东、腾讯暂时保持低调,等待最后规则

那些想在上海或香港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会保持低调,等待监理机关敲定最终规则。电商巨头京东集团(JD.com)旗下的京东数科(JD Digits)原本2020年年底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现在几乎确定延期,而且可能还会出现更不利的发展。京东数科2020年上半年已亏损人民币6.7亿元。

至于中国最大的数位金融公司「腾讯」,则没有透露任何资讯表示打算把金融科技业务公开上市。

▲京东、腾讯暂时保持低调。(图/视觉中国CFP)

腾讯似乎想要避开监理机构的逆袭,总裁刘炽平最近在香港金融科技周的线上研讨会中表示,「在我们的众多金融科技业中,我们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合作者以及技术实现方,为行业赋能,而不是行业的搅局者。」

也许腾讯认为自己是这种公司,但它其实早就凭着支付、货币市场基金、消费贷款、财富管理业务,抢进了银行业的地盘。财富管理平台腾讯理财通管理了超过1兆人民币(约1,51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该公司的金融科技与商业服务部门2020年第2季的收入为人民币299亿元,比去年同季成长30%。

另一方面,蚂蚁集团IPO失败并没有成功阻挡中国最大的多头。对冲巨头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欧(Ray Dalio)最近在线上市民大会中表示,中国突然终止蚂蚁IPO很合理,因为这家金融科技巨头「可能取代或威胁到中国的银行体系,而且目前的监理审查机制可能无法管好」。他还说,「要知道,中国实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这些事情都归国家管。」

本文作者为台湾金融研训院外籍特聘研究员;译者廖珮杏。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台湾银行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