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垃圾掩埋场大翻身 海科馆复育有成化身潮境公园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将长潭里垃圾掩埋场美化成公园。(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提供/陈彩玲基隆传真)

基隆潮境公园前身是「长潭里垃圾掩埋场」,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接收后,将掩埋场美化成公园,作为户外园区,除了处理海水受污染问题,更定期监测海洋生物存活率,现在复育工作有成,变身成民众假日眺海,踏青的去处。

长潭里垃圾掩埋场1976年启用,因基隆市兴建「天外天垃圾掩埋场」,于1992年封场。海科馆长陈素芬表示,海科馆1997年成立筹备处,第一个建馆工程是处理长潭里垃圾掩埋场带来环境污染危机,经专家研究与评估,迁移垃圾掩埋场的复杂度与困难度太大,因此,选择与垃圾掩埋场共存。

陈素芬指出,除了将垃圾掩埋场美化成公园外,也依政府环境影响评估规定,定期进行陆域与海域监测作业,设立潮境工作站及抽水站,长期观测海洋生物的健康与活存率。20年来监测结果显示,潮境海湾的水质均在正常值,海洋生物也能正常活存、繁衍后代,让潮境工作站成为海科馆海洋生物复育中心。

海科馆补充说明,现在复育公园周边的「飞天扫巴」、「地景相框」、「鹦鹉螺广场」等装置艺术,皆是热门拍照打卡景点,是全省有名的海岸公园,也被杂志列为全台最完整的30座特色公园之一,虽然垃圾距离脚下仅50公分,但成为现今有名的海洋环境教育课程场域。

陈素芬说,今年3月潮境海洋智能馆将开幕,将把长期累积的专业能量与努力同时展现,期待国人以此为案例,多尊重大自然,减少生产垃圾与废弃物,才能拥有更健康的生长环境与海洋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