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财政:扎紧钱袋子,过紧日子
近年来,济宁财政评审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坚持“不惟增、不惟减、只惟实”的评审理念,保障重点项目、民生项目顺利推进,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今年上半年,完成评审项目60个,送审18.15亿元,审减4.7亿元,审减率25.9%,切实发挥财政评审利剑作用。
保障重点项目,不断提升评审效率。济宁市财政局以优化设计方案、节约财政资金为主线,协助项目单位把好前期设计关,注重“评”“审”结合,变“就图纸评审而评审”为“方案优化评审”。严格执行项目限时办结制度,保证项目“及时办、限时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高效完成了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第二期)、13条省道国道修复养护项目等17个重点项目评审,确保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创新评审方式,切实提高评审质量。丰富评审技术支撑手段,由网络及电话询价延伸到现场实地考察价格,由单一的定额评审升级为定额、市场价、历史价多种结果相对比的评审,由专家经验法评审过渡到以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的技术评审,由单一的价格评审拓展到合规、合理性评审,由单个项目评审延伸到支出成本认定、支出标准的评审。充分利用近三年环卫保洁、园林养护、市政设施养护维修等项目的预算评审结果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核定产出质量达标情况下的支出预算标准13项,完善了财政预算支出标准体系。
强化市县联动,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探索建立市、县两级评审机构规范统一的评审标准及通用材料价格库,在实地调研、听取县市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选取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市政工程等4类70余种主要材料价格,实行市县数据共享、定期更新,进一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通讯员 范志国 刘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