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城乡融合拓宽诗画江南共富路
蔡舒安、刘文丰、杨晓敏
在嘉兴每一寸土地上,诗画江南的文化韵味悠悠流淌。人们感慨:“不仅景色变美了,各种配套服务也更完善了,生活在这里的幸福感满满!”
近年来,嘉兴市聚焦“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目标,以风貌特色镇为牵引,统筹推进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推动风貌品质全域提升、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融合共富共美。2024年,嘉兴全市新建成城乡风貌样板区16个、未来社区45个、现代化美丽城镇10个,推出风貌特色镇六类空间优秀案例20个。城、镇、村展现出崭新气象,城乡蝶变勾勒出一幅动人画卷。
公共服务提质升级
在嘉兴随机挑选一位市民,从他的住所出发,以步行5至15分钟的距离为半径,总能找到一个便民公共服务设施,可能是一个共富风貌驿、一个被“唤醒”的桥下空间,也可能是一个环境好、菜价低的社区食堂……这便是嘉兴未来社区带来的温度。
近年来,嘉兴市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联动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形成具有嘉兴特色的“温暖嘉”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路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镇,都能感受到未来社区的温暖与美好。
嘉兴在全国率先统筹“城市、城镇、社区、乡村”4个层面开展全域体检工作,将未来社区列为全域体检的基本单元,重点围绕养老托育、医疗健康、文化体育等领域,深入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2024年,2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项目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现已全部完工。
在闲置的空地上增加游乐设施,孩子们有了家门口的游乐场;党群服务中心“装”进了体检、理发等便民服务,拉近了政府和百姓的距离。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有效挖掘闲置及低效资产,嘉兴将更多资源和服务嵌入到未来社区,为居民就近提供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结合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要求,我们编制了专项规划,统筹考虑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建设需求,做好‘一老一小’主要生活场景布局衔接,合理配置社区公共服务用地。”嘉兴市风貌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各类生活设施、医疗、教育、交通等资源实现“打包”提升,嘉兴实现“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喜人变化。
放大小镇风貌特色
“住在这里就和住在景区里一样,不仅环境优美,生活配套设施也很完善。”陆菊宝家住嘉兴南湖区七星街道,生活在这里,她感觉和城里没有区别。
城镇处在“城尾乡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嘉兴将发力点放到城镇,首先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在浙江全省率先推行城乡风貌建筑师制度,统筹美丽城镇首席设计师、驻镇规划师等56名专家资源,实现风貌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链条技术总控。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功能优化完善。
每个城镇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气质,让小城镇实现大发展,就需要放大特色。作为现代化美丽城镇的标杆,嘉兴在全省率先打造风貌特色镇,西塘镇的“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沈荡镇的“书里文城,醉美沈荡”、盐官镇的“一城故事一江潮”等一张张风貌特色镇主题名片依次推出。
打造一座城镇,就是创造一种生活。通过制定《嘉兴市城乡风貌八个方面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嘉兴市全域全过程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实施方案》等,嘉兴加快形成城、镇、村全域一体的共富新图景。“我们坚持‘一盘棋’思维,构建‘1348+N’工作体系,一体推进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风貌特色镇、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让城和乡都从‘面子’美到‘里子’。”嘉兴市风貌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乡融合共富共美
“我们就住在古城边上,既能感受到古老的运河文化,又能体验到时尚的新生活。”王永发家住嘉兴桐乡市崇福镇,得益于桐乡“千年运河·宋韵崇福”传统风貌样板区建设,枕河而栖的千年古城不断透露出蓬勃的新意。
另一边,南湖科技城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展现着完全不一样的景致。道路上车水马龙,高楼间涌动着科技创新的因子,“一带一环双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营造出产业链、人才链和生活链同频共振的图景。
从水乡古镇到田园村落,从未来社区到未来乡村,从风貌特色镇到城乡风貌样板区,城、乡特色各有不同,相同的是不断提升的居民幸福感。
近年来,嘉兴积极探索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新路径,突出全域一体规划,推动空间品质提升,强化城乡统筹治理,以规划引领提升空间功能,以老城更新重塑城市基底,以业态引入激发消费活力,全力打造城市风貌嘉兴窗口。截至目前,累计命名省级风貌样板区25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9个。
一村一落皆风景。嘉兴串联城乡风貌样板区、风貌特色镇、现代化美丽城镇等标志性成果,累计推出20条市级共富风貌游线,其中有7条入选省级名单。串珠成链的共富风貌游线成为带动嘉兴旅游发展新的牵引线,加速推动“美丽风景”变身为“美丽经济”。
放眼嘉兴,一幅城市繁荣、城镇兴旺、乡村富足的城乡风貌美景图已然绘就。“我们将聚焦‘融合、共富、优享、创新’4个关键词,统筹推进风貌特色镇、现代化美丽城镇和共富基本单元建设,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看得见、唱得响的嘉兴范式。”嘉兴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