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风暴,链家还能走多远

接二连三的监管明显让链家坐不住了。

新房、二手房、租赁业务相继受挫,这个房产中介行业的老大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去年这个时候,央行、住建部与部分房企组织了一次座谈,明确规定了”三条红线“,促使房企加快提高新房销售效率。这就要求开发商继续扩大销售渠道,除了与售楼中心和头部平台深度合作,也将更加重视中小房产中介及自建平台的推广。

新房销售竞争加剧,链家的二手房业务也同样不太好过。

6天前,杭州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上线了“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房东得以跳出中介的禁锢,在有政府背书的平台上自主上传房源信息,直接打破房屋销售高度依赖中介机构的传统模式。

而房屋过户需要在该交易监管平台上走程序,房源全都经过验证,具有很高的真实性,且房源信息只向实名认证的用户开放,经纪人无法查看,这也避免了信息泄露以及被骚扰的风险。

更关键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中介能够占领市场的核心,也是他们业务营收的重要来源。一旦房源信息透明化,中介机构赖以生存的根基就会被动摇,如果还想留住顾客也就只能在服务上下功夫了。

虽然暂时只有杭州一个城市推行,这类的纯公益平台也难以确保生命周期,但它至少给全国都做了个示范,通过更安全便捷的官方平台进行二手交易,这在未来成为一种可能。

此前面对新房政策时,链家或许还能勉强保持体面,但这次的交易平台就不一定了,杭州直接给了房产中介机构当头一棒,毕竟二手交易只是个开始,谁也保不准下次会不会连带着新房和租赁业务一并拿下。

这边官方交易平台还没弄明白,链家的租赁业务又被雪上加霜。

8月24日,北京市住建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在6章81条意见中,重点对群租房、长租公寓、租金贷等租赁乱象予以了规范。

其中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监管备受关注。

根据意见稿第三十二条,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提供转租服务,违反者可处2~10万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同时责令停业1~6个月,注销备案。

不得提供转租服务,意味着房地产经纪机构与住房租赁机构需要完全独立开来。有不少媒体开始大肆报道“链家、我爱我家被禁止在京从事房屋转租业务”,虽然最后都回应称相关业务相互独立,仅有部分合作关系。但实际可能真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自如在不断融资后从链家独立出来,但二者都曾是左晖控股,联系十分紧密,自如一开始就依托链家的人力、客户和业主资源起家,后来多少也会形成相互引流的关系。

有在链家做租赁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既可以出租自如的房子,也可以帮助自如介绍业主的资源,那些在链家实体店上班的员工同时也可能还是自如的管家。

而“实行租金价格指导机制”、“单次收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首次监管租赁住房垄断行为”等条例,拳拳都打向了以自如为首的住房租赁企业。

抛开这些不谈,仅征求意见稿中禁止赚租金差价、规范房源信息等条例也已经够让链家头疼的了。

问题是这还没完,多个宏观监管政策之下,具体的整治行为也紧随其后。

公布征求意见稿的同一天,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门和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对中介平台从业人员开展了专项检查,多人因为发布虚假房源等违规行为被批评。这已经不是杭州第一次监管房产中介行为了,截至目前,已经有160多家机构被检查,前后约谈了28次,还有超六万的房屋信息被下架。

再往前看,七月底,链家在上海的监管下就两次下架了超万套房源,导致上海链家的房源数量直接腰斩;七月初,因为两次给交易方签“阴阳合同”提供便利,链家被北京住建分别给予行政处罚......

类似的监管还有很多,只在今年链家就拿了好几张罚单。

反观对手安居客,四月份已经开始二度上市冲刺,虽说现在可能也自身难保,但在紧要关头,老对手还是没能忘记给压在链家的巨石上再添根稻草。

内忧外患之下,链家的确是时候放慢脚步了,毕竟风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

上个月底,住建部向市场释放了一个大致的风向:未来3年,还将要对楼市进行一场“大整顿”,房产中介正是被重点整顿的对象之一。

在这场监管风暴中,链家已然冲在了行业的最前面。但现在已经不是给罚单就能解决的问题,规范中介行业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今天看似还风平浪静的表面,有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银杏财经 | 贰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