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还不够 中研院:深度除碳才能达到净零排放
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发表「净零之路-台湾深度减碳」研究专书,建议应提出更积极的净零路径,并把握关键的净零契机。(报系资料照)
当前的科学证据都不断呼吁,人类应该快速、深度的减碳,台湾政府也在一年前提出2050净零路径与策略。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发表「净零之路-台湾深度减碳」研究专书,建议应提出更积极的净零路径,并把握关键的净零契机。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寳贯表示,到近年气候变迁已经转变成气候危机,将升温限制在摄氏1.5度,避免不可逆转的极端风险,是国际共同的目标。甚至联合国已经开始呼吁,已开发国家应负担更快速减碳的责任,在2040年达到净零。王寳贯表示台湾虽非联合国的成员,但作为全球前20大的经济体,有义务履行减碳的道德责任。
王寳贯呼吁,要做到2050年净零排放,只有减碳不够,必须要彻底、强力的减碳及除碳。强力的减碳政策是台湾能源转型的契机,也是台湾能在未来国际经济板块有坚强立足点的基础。这不只是政府与企业的责任,更需要所有人共同转向节省能源、减少资源浪费达成社会转型,这是我们这个最后有能力偿还碳债的世代的责任。
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兼任研究员萧代基认为,要达成净零碳排需要不同政策工具的相互搭配,较常听到的是各种对「坏财」课税以提供减量诱因,并用来鼓励如还税于民、除碳基金等「好事」。
萧代基提及,台湾虽已经将碳费纳入《气候变迁因应法》,但相对于国际的碳价格来看,台湾受到碳费收入只能用于减碳与调适用途的法律限制,碳费费率将低至减量诱因不足,只足以让环保署取得相关预算收入。
本书应用总体计量经济模型评估净零排放路径与策略,发现透过合适的政策工具组合与治理制度,台湾是有能力采用更积极的净零路径与策略,在达成2050净零排放的同时,提高绿色经济的竞争力,达到环境、环境与社会三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