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角色 不应被完全抹杀

国史馆13日举办「威权松动」研讨会主持人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萧新煌透过视讯与多位学者就「蒋经国因素」发表意见。(陈君玮摄)

国史馆昨举办威权松动研讨会,胡佛档案馆东亚部主任林孝庭表示,若没有前总统蒋经国在生命最后阶段奋力打开新局,后续无论谁继承,都将难以达到民主化进程目标。今天中华民国在台、澎、金、马得以继续屹立不摇,蒋经国的角色不应被完全抹杀。

1987年7月15日政府宣布解严,结束长达38年的戒严统治,台湾民主化潮流沛然难御。解严前10年间的中坜事件美丽岛事件、林宅血案、陈文成案、江南案等重大政治案件冲击海内外,撼动威权体制,是促使蒋经国总统决定解严的重要原因

国史馆昨举行第2天的「威权松动:解严前台湾重大政治案件与政治变迁(1977-1987)」国际学术讨论会,聚焦在「蒋经国因素」。

林孝庭以中华民国在70年代初期的处境为例,蒋经国主政后,先后面临失去联合国席位及国际外交承认、党内保守势力反弹、党外势力崛起等国内外政治情势的艰困挑战,迫使他必须逐步让政治走向在地化本土化,并在开明与保守两条政策路线中摆荡并寻求平衡。

对于80年代发生的中坜事件、美丽岛事件、林宅血案、陈文成案、江南案等诸多重大政治案件,他认为,蒋经国身为国家领导人历史责任归属问题无可回避。

但林孝庭指出,蒋经国晚年明知国民党可能会失去执政权,仍决定开放党禁,开启民主化进程,这需要智慧勇气,如果没有蒋经国以强人之姿,在生命最后阶段奋力打开新局,无论之后由谁来继承,都将因为缺乏足够威望,很难达成此目标。

中华民国能在台、澎、金、马仍能屹立不摇,台湾的民主化能持续往前走,林孝庭认为,蒋经国的角色不应被完全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