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後記/德國宅力世界第一?日本ACG作品中的「德意志」

「德意志的宅力世界第一!?」重磅广播子系列《转角游乐器》欢庆一周年的live podcast实体讲座活动,1月27日在台北现流册店热情听友挤爆现场的参与中完满落幕。

本场讲座以「日本ACG文化中的德意志」为题,聚焦于日本动漫游戏作品中的特殊现象:创作者经常喜欢在作品中加入德意志文化的要素,例如使用德语、角色人设为德国人、援引德国历史文化等。加入德意志元素的同时,日本创作者也经常揉合大众对德国的既定印象,塑造出许多只存在于日本ACG作品中的、带有浓厚「和式超译」意味的德意志想像。

长年关注德国议题的哲翰与专精日本议题的七号在这场live podcast中联手合击,一面轻松畅聊一系列带有德意志元素的ACG作品案例,一面分析、校勘、以及欢乐吐槽诸多作品对「德意志」的创意超译。

话题从大家的ACG记忆、日本宅圈文化一路延伸到德意志近现代史、及其民族自我想像的形构史,横跨娱乐文化与人文社会知识的跨国跨域大尬聊,加上一连串「德意志流言终结者」式的「事实查核」,获得现场的热烈回响。在加码追申将近一小时的Q&A时间中,《转角游乐器》与现场听友们继续畅谈了日本人为何钟爱德意志元素、日本读者为何钟爱尼采、、德意志民族的自卑与抑郁、以及「德意志文化征服世界的野望?!」等话题。

这场live podcast结束后,《转角游乐器》继续收到了听友们意犹未尽的敲碗,为此我们特别摘要了这篇后记,简单整理出这场live podcast正题部分的纲要,供听友们参照并延伸阅听:

日本ACG作品中出现的德意志元素,大致可区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零星地在名称及人设上加入德意志元素。

例如:眼下当红的《葬送的芙莉莲》,其角色、地名、物件等的命名大量使用了德语词汇。又如《僵尸100~在成为僵尸前要做的100件事~》主角群之一的贝儿翠丝,其人设是痴迷于日本传统文化、「洋身和魂」的德国女大学生。

《葬送的芙莉莲》,其角色、地名、物件等的命名大量使用了德语词汇。

《僵尸100~在成为僵尸前要做的100件事~》主角群之一的贝儿翠丝,其人设是痴迷于日本传统文化、「洋身和魂」的德国女大学生。

第二类则是在作品的场景设定上采用了德意志历史背景。

《间谍家家酒》故事的舞台参照冷战时期两德分裂下的东柏林。《终末的伊泽塔》是以二战时期德语区三国(DACH,亦即德国、奥地利、瑞士)为参照背景的奇幻故事。

1980年代的经典《银河英雄传说》参照了德意志第一帝国「威廉时期」的脉络为故事舞台、也深挖了此时期德国关于菁英专制与民主赋权的政治冲突。此外,《狼与香辛料》则是以中世纪末、开始迈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德意志地区为原型,诉说行脚商人偶遇森林里的贤狼少女(这个人设也带有德国民俗童话的味道),结伴云游经商的故事。

第三类则是将德意志视为神秘的中二元素,大量运用在魔法唱咒或晦涩难懂的概念上。最早期的经典或许要数《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的专有名词皆是德语、以及明日香这个「傲娇双马尾」的祖师奶角色的人设为德裔(混血)。

另如《中二病也想谈恋爱!》的小鸟游六花、《Fate/stay night》的远坂凛在魔法唱咒时都会念出德语,又如音乐家泽野弘之为「致郁系」编剧虚渊玄的作品谱曲作词时更特别偏爱德语。2010年代风靡一时的哥特萝莉乐团为病娇经典《未来日记》做的OP曲,阴郁狂暴的风格中也将德语写入歌词。

《间谍家家酒》故事的舞台参照冷战时期两德分裂下的东柏林。

第四类则是最为经典的、将德意志关连至军国主义与科技至上的刻板印象。

例如90年代格斗游戏《真侍魂:霸王丸地狱变》的普鲁士骑士光头猛汉奈因哈特、萌化世界历史的《义呆利》中关于德意志/普鲁士一板一眼的刻板表现、《舰队Collection》中对德系舰娘的呈现等。

由此还进一步延伸到日本ACG作品中呈现「纳粹」的议题,例如1988年红白机的《希特勒复活》、《JoJo的奇妙冒险》中以纳粹军官为原型的鲁多尔‧冯‧修特罗海姆、乃至于H-Game中跨越红线的纳粹呈现等。

分别谈完上述四类德意志元素的表现后,我们进一步以谏山创的《进击的巨人》和浦泽直树《怪物》作为本场live podcast的收尾高潮:

《进击的巨人》无论是角色、场景、历史、精神,都全面参照了德意志文化,甚至本作主轴「尤弥尔的子民」隐约参照了德国犹太人的脉络、故事中对自由的追求也与「德意志自由」(die deutsche Freiheit)的概念有一定的呼应。《怪物》的叙事则深刻反映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的集体心理状态:沉默、抑郁、精神分裂。这两部作品,都是日本ACG文化中对德意志元素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

非常感谢听友们过去一年来收听《转角游乐器》。由于此次live podcast获得热烈回响,我们也正在加码规划同一主题live podcast的口碑场,提供机会给先前没有抢到入场名额的听友们一同参与《转角游乐器》现场畅聊同乐。新的一年,请大家多多指教、继续收听《转角游乐器》!

《进击的巨人》无论是角色、场景、历史、精神,都全面参照了德意志文化,甚至本作主轴「尤弥尔的子民」隐约参照了德国犹太人的脉络、故事中对自由的追求也与「德意志自由」(die deutsche Freiheit)的概念有一定的呼应。

《怪物》的叙事则深刻反映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的集体心理状态:沉默、抑郁、精神分裂。这两部作品,都是日本ACG文化中对德意志元素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

《转角游乐器》欢庆一周年的live podcast实体讲座活动,1月27日在台北现流册店热情听友挤爆现场的参与中完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