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五新”成绩单 商文旅融合助推北京消费

中国商报(记者 于佳鑫)10月30日,第十九届京商学术大会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学术大会召开。

该会议以“彰显古都文化魅力,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学界代表人士,对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取得的成绩、因地制宜推进北京商文旅融合等议题展开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

北京消费呈现“五个新”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推动消费升级、促进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是国家赋予北京的重大职责。”北京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朴学东在本次会议上表示。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三年多来,北京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层面战略部署,取得明显成效。

朴学东将这些成效概括为“五个新”——地标上新、品牌出新、服务焕新、赋能更新、环境革新。

据介绍,2023年以来,北京新开商业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新开20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设施有30多家,完成了对38个商圈的改造升级。在商业品牌方面,2019年至今,北京累计吸引4000多家首店在此落地,认定了老佛爷、星巴克等消费类地区总部,北京老字号总数达到259家。

在服务消费领域,北京也正经历着快速的更新和升级,城市图书馆等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商业赛事,国际医疗服务试点机构达到18家。

此外,北京消费的数字化、消费场景的革新化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扩大到全城范围,累计落地民生消费等40万个消费场景,每万人拥有5G基站52个,居全国首位,一码检查、证照联办、一页一证、一件事集成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表示,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北京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前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者舒适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升。数字商业、实体商业、服务消费、首店首发经济、夜间经济,以及各类服务平台建设都取得了较快发展,建设效果显著。

商文旅加速融合

多名参会人士提出,在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的过程中,商业、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城市文化的活化利用,也有利于推动城市创新建设、构建消费新生态体系。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商文旅融合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以兼具历史底蕴和繁荣商业的东城区为例,该区拥有故宫、天坛等历史文化资源及不可移动文物共计377处,王府井、前门、隆福寺三大百年商圈也均坐落于此。在此基础上,东城区的消费展现出时尚、美味、咖香、智慧四大特色。东城区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吕绘表示,未来还将把故宫、王府井、隆福寺形成的“文化金三角”区域当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设重点。

此外,海淀、通州等北京其他地区也在加速进行商文旅融合实践。例如,海淀区正在挖掘“三山五园”中的优秀文化特色,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各类先进技术融入原有的文化消费场景。在通州区,除了2021年开业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外,今年2月,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也在此创建,这些景区带动了周边商业迅速发展。

“北京有着厚重的历史和现代发展风貌,正所谓‘一千年历史看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强调,北京应强化文化引领作用,彰显文化消费的优势及产业链联动效应。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宜认为,北京应当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资源优势,通过点、线、面、网,全方位布局商文旅融合的新场景,推进商文旅融合创新,实现以文聚商、以文兴旅、商旅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满足消费新需求,从而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继续顺应“升级”趋势

对于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业已取得的成绩,朴学东强调,应当继续对消费趋势进行研究。对于北京当前的消费趋势,他将其概括为四个“升级”,即消费理念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场景升级、消费方式升级。

朴学东表示,下一步北京的商业工作将紧抓消费品牌化、多样化,不断丰富城市消费新场景,加快对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的建设。同时,紧抓消费绿色化、智能化,加力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大力发展电商,引领数字消费新产业。

此外,北京商业工作还将继续发挥因地制宜特色,发挥双奥之城的优势,培育中国网球公开赛、WTT等赛事消费的新增长点,迎合消费的沉浸式、融合化趋势;继续深挖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资源优势,将北京打造为文化引领、绿色可持续的时尚之城,释放北京国潮消费新活力。北京还将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稳妥推进养老、医疗、健康、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更加国际化、便利化的消费体验。

面向未来建设,傅龙成建议,北京市应再接再厉持续改善消费环境与企业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繁荣度和国际化水平,尤其是针对近年来北京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明显趋缓、服务体验消费上升明显的特点和趋势,增加更加符合北京市特点和消费新变化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营造更有利于扩大消费的环境外部条件,组织更加富有实效、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为引领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