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多元媒材 跨界走入文创

罗秀玉的缠花作品,结合其他素材变成现代的装饰品。(中正纪念堂提供)

传统缠花除了当新娘的发簪饰品,新竹与中坜的客家缠花还当厅堂供花、八角宫灯或绣灯上的装饰,甚至成为童帽上的装饰、祭拜用的糕粄塔上的插饰等,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并不只是小巧的配戴装饰而已。而今缠花技艺师更将其结合当代素材,延续传统也开发文创新意。

罗秀玉的「禅话.缠花」展品中,有把缠花作品装框、像绘画一样悬挂在墙上的观赏品,也有作成女帽和胸针等生活小品的装饰,还有运用缠花的丝线材料结合人造石,营造出微型的奇石盆景等作法。「文创是跨界结合,人造石是我的本业,我有计划未来持续生产、能与缠花结合运用的材料」,朱清凉说。

朱清凉是罗秀玉学习缠花技艺最关键的推手,本身是客家人,因为母亲是擅于女红的裁缝师,「看到陈惠美的缠花作品,我想起小时候好像看过这类饰品。」

客家缠花造型比闽南春仔花更繁复多样,使用蝴蝶、鹤、鹿、龟、菊花、兰花、百合等不同造型,闽南春仔花色多使用红与桃红色,客家缠花则大量使用各种明亮艳丽的丝线搭配,色彩更缤纷。

「缠花材料不贵,花的是时间」,朱清凉解释,心性未定、坐不住的人「根本做不来」,因此展览以「禅话.缠花」为题,取「禅」与「缠」同音,「比喻学习和创作的心境历程」。

罗秀玉突破自身学习的困难,现更培育出3位全职工艺师,其中两位是越南女性,一位28岁,一位才19岁,都是看到老板娘做的很漂亮,自愿学习。罗秀玉夫妇也成立台中市石头精灵缠花推广协会及石头精灵缠花博物馆,推广缠花技艺。「禅话.缠花」即日起至1月25日在中正纪念堂志清厅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