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少子化先谈女权

(图/本报系资料照)

根据内政部统计2023年台湾生育率是全球倒数第一。出生人数持续低于死亡人数,台湾总人口回降至2341.9万人,这样的数据,形同再次凸显台湾生不如死的问题迄今未解。

从整体人口结构来看,台湾社会少子化、高龄化现象严重,幼年人口(0至14岁)占比仅11.91%;而15至64岁的工作年龄人口也不及7成,约1631万人、占69.66%;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则持续增加至431万人、逼近2成。

另外,内政部公布「国安危机─少子化浪潮」报告,探讨台湾当前明显晚婚、晚生趋势,其中2022年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30.7岁,比10年前的2013年整整多了1岁;生育第一胎平均年龄则为31.43岁,比2021年微增0.2岁,和10年前相比则增加1.08岁。

内政部最新统计,2023年女性有偶率仅有48.37%,创下统计以来最低,不仅不婚,晚婚的人也日益增加,初婚年龄在近10年来几乎是一路往后移,将加重少子女化危机。

影响人口与经济因素其中两大关键因素,提高生育率与妇女就业。然而,台湾社会在消除性别不平等方面,却出现相反的情况:根据2024年台湾主计处2023年薪资调查统计初步结果,台湾女性平均时薪新台币318元,为男性373元的85.3%,两者薪资差距为14.7%。

这显示台湾女性劳动条件不佳,如何减缓人口问题带来的社会冲击,首要的是刺激妇女就业、消除性别歧视,提供平等权利与机会是经济与劳工政策最重要的目标。

当前台湾社会晚婚又晚生导致人口年龄结构恶化,即便台湾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生育」政策,都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提高出生率是棘手问题,政府尝试各种人口政策工具,但是人口负成长趋势仍然无法改善。如何提高出生率,对台湾经济很重要,这牵涉到劳工政策,如何在生产领域与再生产领域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状态是迫切任务,其中刺激生育工具的有效性,取决于社会经济模式的具体情况。

特别是妇女在职业环境中的地位,以及男性对儿童照顾的参与程度,例如男性是否也有同等陪产假;弹性的税收优惠机制;儿童照顾基础设施;刺激女性长期就业动机;友善产妇、儿童包容性企业文化等等,这些政策工具对于提高出生率尤其重要。

从每年内政部的数据看来,台湾政府在防止人口老化、提高生育率、提高妇女职业价值等都有待加强。(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