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来自月球土壤如何封存 分类储存关键:是否接触大气

▲大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实验室。(图/翻摄央视)

记者魏有德/综合报导

大陆嫦娥六号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工作,携带月球样品起飞,将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研究。大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也首次对外解密,极为珍稀的「月壤样本」是如何在实验室内储存、管理和研究。科学家透露,此前从太空携回的「月壤」样本,分类储存的关键条件在于「是否接触过大气」。

▲操作台内的含氮空间将橡胶手套充气撑起。(图/翻摄央视)

《央视》报导,实验室由外到里分为三个房间,第一个房间是解封操作台,嫦娥五号所取回的这些月球样品就是在这里完成解封工作的,「这样一个个向外伸出、充满气体的橡胶手套,科研人员正是通过这些橡胶手套来完成月球样品的解封工作。」

嫦娥六号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周琴表示,解封操作台里面是一个充氮的环境,压力稍微比大气压力高一些,所以会把手套撑出来,「里面的压力会高一点,外面压力低一点是为了防止外面的大气进入到手套箱里边,对手套箱里面的样品造成污染的可能。」

▲月壤样品分类储存。(图/翻摄央视)

第二个房间则是以「是否接触过大气」为标准,分类储存「月壤」样本。周琴指出,接触大气样品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单独编号存放的岩块样品,「当时我们是在外面称重、拍照,这些岩屑颗粒已经暴露在大气中;另一部分样品就是对外发布的一些返还样品,至于没有接触过大气的原始月球样品,则被专门保存在另一个充氮密封手套箱里。」

周琴透露,最初设计是按照10%的量做异地永久备份储存,这部分样品实际上都已经做好预留和分样准备,「目前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已经分发到第七批,前六批主要针对国内用户,而第七批也首次面向国际科学家开放申请,不管是嫦娥五号样品,还是未来将抵达的嫦娥六号样品,都会在这个实验室解封并分发出去。」

▲月壤样本被制成树脂光片供科学家研究。(图/翻摄央视)

据了解,较小的岩屑颗粒或「月壤」是用树脂包埋的方法做成「光片」,科学家可以用这些光片去做同位素、化学成分的分析。专家表示,采用注胶的方式能够保持样品颗粒的原始形态,方便科学家进行研究,同时,在封存状态下,样品不易破碎,也有利于长期保存使用。

实验室最里面的房间则是专门为嫦娥六号样品准备。周琴强调,样品回来后,还要做一些初步物理性质分析和化学成分的分析工作,所使用到的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这些化学成分常用的分析设备,分析方法,包括仪器的工作状态,都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