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22处渔船泊地将遭废除防走私 上百渔民为生计怒发声

金门22处渔船泊地将遭中央废除,区渔会昨日邀集民意代表与上百渔民开会讨论并汇集意见。(于家麒摄)

上百位渔民代表踊跃出席泊地废除协调会,强烈表达他们的不满。(于家麒摄)

渔民表示应先完善渔港设施,再考虑废除使用率低的泊地,让渔民能持续捕渔作业养家糊口。(于家麒摄)

金门早期军方划设管制哨口设置泊地22处,依中央现在政策已属旧制,于法无源,朝向废除。(于家麒摄)

为杜绝走私并有效管理渔船进出港作业,中央计划将废除金门地区早期军方所划设管制哨口的22处泊地(非正式渔港)。为此,金门区渔会昨(26)日邀集县府参议王登纬、陈玉珍立委办公室主任林孙全、县议员周子杰、陈泱瑚、洪鸿斌与董森堡,以及海、岸巡队官员与上百位渔民代表召开会议讨论并汇集意见,县长陈福海也同步赶赴中央表达地方强烈反对的立场。

金门区渔会指出,中央计划废除泊地的原因为金门泊地并未被划定为正式渔港,仅供渔船筏停泊避风或避难使用。早期军方划设管制哨口设置泊地22处,并公告为第四类渔港,依中央现在政策泊地一词已属旧制,于法无源,朝向废除。

渔民代表拿出渔业执照,他的渔货起卸港在2012年登记的是后丰渔港,到了2016年却已被改为后丰泊地。(于家麒摄)

根据金门区渔会资料显示,金门目前各泊地仍有一定数量的设籍渔船与出海状况,其中以后丰泊地为最高,近一年出海次数高达到7934次、南山泊地213次居次,乌坵泊地也有27次。区渔会认为,中央应先根据渔民需求择地兴建渔港,妥善规画后再考虑废除使用率较低的泊地,而不是为了方便管理就罔顾渔民生计废除现有的泊地。

为了保留金门现有泊地,县府与区渔会已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西半岛泊位不足、历史价值、渔民生计以及配套措施尚未完备等议题,建议至少保留后丰、乌坵、琼林、料罗,或每个乡镇至少保留2处泊地。然而,由于该案牵涉到中央权限,未来情势尚不明确,县长陈福海也代表金门地区的渔民赶赴行政院向中央表达反对的立场,应以照顾渔民生计为优先考量。

金门区渔会理事长陈水义表示,中央打算废除金门的泊地是出于对走私泛滥问题的担忧,但他强烈批评这种做法是「因噎废食」,他认为中央应该先协助金门建设完善的渔港设施,再来考虑废除使用率低的泊地,让渔民能够继续从事捕渔作业养家活口。

议员董森堡(左一)呼吁应建立一个报关平台,让金门捕获的高价值鱼种能合法销陆。(于家麒摄)

会议中另一引发热议的是黄鱼贩售与走私的问题。渔民表示,他们在海上贩售辛辛苦苦捕捞钓到的黄鱼,却被当成走私、开罚,实在无法生存下去;金湖镇民代表李志鸿在会中还提出「金门黄鱼销陆除罪化」的议题,他说渔民经济最高的获利来源就是海钓、捕捉到的黄鱼,但在现行所有法规基础下都无法正常销陆,因此需要两岸协商机制启动来研议合作方式。

岸巡队副队长陈建文表示,对于不法走私,执法人员没有弹性的空间;但黄鱼的销售是有合法管道存在的,渔民只需向海关申报并取得报关单,就可以合法的将黄鱼销售出去。他强调,岸巡队的主要任务是打击走私船只,而不会刻意刁难那些单纯从事海上作业、无意越界的渔船。

县议员董森堡也指出,近年来,金门地区的渔民依赖高价黄鱼作为主要营收来源,然而,由于法令的限制,渔民私运黄鱼到大陆被视为走私行为,他呼吁相关单位应建立一个报关平台,也建议渔业署,本着照顾渔民的权责,应该主导、比照两岸活鱼运销班的方式,让金门沿海捕获的高价值鱼种能够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出口到大陆地区,既能让渔民获得经济收入,也不会给执法单位带来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