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家加盟店离场 绝味食品迎来下滑“拐点”

作者 |郑皓元 钟雨润|实习生

主编 |陈俊宏

面对卤味行业的整体承压,绝味的“鸭货”生意似乎也不好做了。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下称“绝味食品”)发布2024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收33.40亿元,同比下降9.73%。绝味食品在财报中解释称,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销量下降所致。虽然净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2.20%至2.96亿元,但该数据较2021年同期已萎缩超四成。

绝味的加盟商承压更为严重,截至中报发布,绝味共有门店14969家,较2023年年报中的15950家减少了981家,整体增速赶不上闭店速度。有绝味加盟商透露,加盟绝味需2年交一次加盟费,四年装修一次店,疫情后毛利率有时候只有30%,公司还规定不得私自转让店铺及经营权。“门店亏损又很难盘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加盟商只能选择离场”。

财报发布后,绝味食品股价下跌2.49%。截至9月3日收盘,绝味食品股价为12.57元/股。事实上,绝味食品股价自2021年以来便持续走低。截至目前,绝味股价较2021年2月106.12元/股的历史高点累计跌超八成,创下7年来的历史新低,市值在三年内已蒸发约550亿元。

半年关店近千家 绝味加盟商陷盈利困境

小杨是绝味北京的一个加盟商,在今年5月,他选择关闭了其加盟的绝味门店。

据他介绍,在北京开设一家绝味鸭脖门店,每月房租约5000元、人工费约9000元、水电及杂费约1500元,月均店铺开支在15500元左右。“目前门店的客单价约在27.55元的左右,单品毛利率在40%左右,以此毛利率粗略计算,一个月至少需要销售1407单才能分摊掉店铺日常运营的基本开支。在不盈利的情况下,一家店每天的人流量至少要达到47人次店铺才能正常运转。目前绝味很多门店的客流量因为选址的原因达不到这个数据”。

多位绝味鸭脖的店员向本站财经表示,选址决定了客流量及该区域的综合消费能力,如果周边人群购买力不强,即使消费者多,但由于客单价不高,门店赚的钱都不一定能付房租。

此外,也有店员指出,“绝味的渠道与价格存在矛盾。” 据了解,绝味鸭脖渠道较其他同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下沉”。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以直营模式为主的其他品牌,绝味的加盟模式使其在在渠道下沉和市场扩张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根据窄门餐饮数据,在城市分布上,绝味鸭脖在二线以下的店铺分布比例远高于周黑鸭等其他鸭脖品牌;而在选址分布上,绝味鸭脖乡镇店的比重也远大于其他企业。

据绝味官方数据显示,加盟一家绝味鸭脖在县级城市、地级城市和省级城市预计所需总费用分别为8.94万元、15.52万元和15.99万元;其店铺投资回报期约为14个月。而上述北京加盟商小杨透露,“在店铺落地尚未开业的情况下,一家普通绝味鸭脖前期投入肯定是要超过15.99万元,在北京能在14个月内达到绝味官方承诺投资回报期的门店很少”。

然而相较于“下沉”的选址战略,绝味鸭脖在价格上却谈不上“下沉”。为了让消费者对其价格不要太敏感,绝味的鸭货单位未使用斤,而是使用140g、200g、250g、350g等单位。本站财经通过探店发现,目前其250克的鸭脖卖到了27元,相当于一斤54元,而鸭舌一斤则高达198元。

引入资本上市后,为了维持高利润以更好地给投资人讲故事,连锁鸭店进行了疯狂扩张,而资本化去运作连锁店使其成本已远高于普通夫妻店。有业内人士表示,从上游买鸭再到做鸭、运输、仓储、房租、设备、人工等,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许多非必要成本投入,而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回售价上。最终,面对企业战略与产品售价之间的矛盾,消费者如果不买单损失最大的还是加盟商。

有加盟商曾向媒体透露,加盟绝味需2年交一次加盟费,四年装修一次店,疫情后毛利率有时候只有30%,亏损但店铺又很难盘出去,公司规定不得私自转让店铺及经营权,且只能转内行,有能力的加盟商才转得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加盟商只能选择离场”。

为稳住加盟商,绝味食品在近年加大了对加盟商的扶持力度,这也让其销售费用攀升,2021-2022年,绝味食品销售费用分别为5.24亿元和6.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78%和23.26%,2023年同比减少了16.30%至4.40亿元,但至2024上半年,其销售费用又同比增长13.6%至2.98亿元。

受原材料成本上涨,绝味食品的毛利率也在遭受考验。其在财报中表示,以鸭脖为例,2023年3月的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斤14元,远高于之前的4至5元。对此绝味方面选择提价来稳住毛利率。2022年初,其宣布对全线产品提价约5%,随后又对鸭掌、鱿鱼、凤爪等热门产品的价格进行了7%至10%的上调。该策略虽带来短期效果,但对价格敏感的年轻群体已经开始不买账,这也直接冲击到加盟商的盈利状况。

财报显示,自去年以来,绝味加盟店的开店速度便初显颓势。根据财报,绝味鸭脖近三年的年末门店数净增数分别为1315家、1362家、874家,2023年店铺净增速较上年同比放缓35.83%,店铺扩张已遇天花板。

而从今年开始,绝味门店的扩张情况更是每况愈下。截至2024年中报发布,绝味鸭脖在营门店数量为14969家,较2023年年末的15950家减少了981家。窄门餐饮数据显示,绝味今年前七个月的店铺新增数量仅为529家,而闭店数量却高达2748家,开店速度远不及闭店速度。而这些大规模闭店的背后是绝味加盟商普遍存在的经营困境。

业绩增长乏力下大股东频繁套现

中报显示,绝味食品在业绩增长已遭遇瓶颈。今年上半年绝味食品共实现营业收入33.40亿元,同比下滑9.73%。对此,绝味方在财报中解释称,营收下滑主要系报告期内销量下降所致。

此外,绝味食品净利润增长乏力,自2021年以来就持续低迷。财报显示,其2022年净利润仅为1.96亿元,较上一年度缩水近八成;即使企业业绩在2023年有所好转,但3.17亿元的净利仍远低于以前年度的正常水平。反映在今年中报中,绝味食品2.84亿元的净利虽较去年同比增长23.92%,但较2021年同期的4.91亿元而言缩水已超四成。

在业绩增长疲软的情况下,绝味食品仍坚持发放大额分红。2022-2023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35亿元和3.44亿元,两年间累计分红达4.3亿元,几乎用所有净利润“回馈股东”。此外,本站财经梳理发现,绝味食品近五年来连续派发现金股利,其分红金额累积达14亿元,约为煌上煌五年累计分红的5.5倍。

中报披露当日,绝味食品再次发布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显示,绝味食品预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总分红金额将达1.82亿元,约占企业归母净利2.96亿元中的61.45%。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绝味食品的大股东就曾多次通过减持股份进行套现,曾在4个月内累计套现近40亿元。

2020年9月,绝味方曾发布公告称,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慧功、上海成广和上海福博将因自身资金需求减持公司股份。截至2021年1月,上海聚成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减持持股份3648.0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99%。无独有偶,2021年6月至7月,以上海聚成为首的绝味大股东再次因自身资金需要减持股份1633.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6%。两次减持完成后,绝味食品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套现近40亿元。

通过大额分红和多次减持套现,绝味食品的实际控制人赚得盆满钵满。天眼查显示,上海聚成、上海慧功、上海成广和上海福博分别于2011年1月-2月先后成立,实控人均为绝味食品创始人兼董事长戴文军。据粗略计算,戴文军自上市以来个人套现已超过10亿元。此外,自绝味食品上市以来,戴文军的个人薪酬也在持续上涨,现已从2017年的63.98万元翻了1.62倍至167.65万元。

针对绝味食品控股股东及其盟友套现行为,业内人士认为是因公司发展已达到天花板。从行业来看,卤味鸭脖类产品已经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该细分赛道在未来将面临更大的产品迭代压力。在此基础上,尽管绝味在休闲卤味中市占率仍排名第一,其未来经营必然也将面临瓶颈。若未来门店数量没有太大增长,其整体业绩增长必然迎来不小的挑战。

对外投资常年亏损

相较于成立于九十年代的煌上煌与周黑鸭,绝味鸭脖是位“年轻后生”。2005年,创始人戴文军从千金药业辞去市场经理之职跨界倒腾起卤味鸭脖,先从周黑鸭“学艺”钻研出卤水制作的核心技术后便在长沙创办了第一家绝味鸭脖,期间陆续打通了“中央工厂”并引入冷链物流开启规模化扩张,开放加盟仅一年便开出61家门店。

凭借着丰富市场营销经验,戴文军选择聚焦下城市场深耕社区营销,结合轰炸式广告投放及联名营销快速抢占了空白市场。2011年,绝味门店数达到3686家,5年间翻了近60倍。此后,其门店总数每年都以稳定的增幅持续增长。2017年,绝味食品登录资本市场,营收规模已超越周黑鸭达38.5亿元。2019年,其突破万店大关,全年净收入达到八亿,是周黑鸭的两倍,规模也远超同期在国内市场的肯德基与麦当劳。截至2023年报告期末,绝味食品门店总数达15950家,覆盖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从营收结构看,绝味食品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提供产品批发服务。2023年,其实现营收约为72.61亿元,其中加盟商食品批发收入约为54.18亿元,约占营收总额的74.61%。庞大的加盟商规模为绝味食品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供给。

近5年,绝味食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值高达9.312亿元。其规模虽在2023年较自身平均水平大幅下降,但仍高于周黑鸭与煌上煌。

然而,依赖门店增速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已触及天花板,对外投资的支撑就显得格外重要。

早在2013年,绝味食品就开始布局投资业务以扩张商业版图,其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并通过该子公司大规模对外投资,投资领域大多聚焦于食品生态圈或位于食品行业产业链的上下游。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绝味食品通过深圳网聚间接参股了“和府捞面”“千味央厨”“快行线”等20家实体企业。此外,其还通过投资“湖南金箍棒”“宁波番茄叁号”等多家私募投资基金进一步对外投资。

2023年,绝味食品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高达25.27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据近三成,然而其投资效益却不高,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甚至连年为负。

财报显示,除了2017和2019年其投资收益为正外,其余年份皆为亏损。其中,2020-2022年的累计亏损高达近3亿元。近三年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分别为-10.58亿元、-10.26亿元、-10.62亿元。在经营活动能为企业稳定供血的情况下,投资活动却对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中报披露前,绝味食品曾于8月15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告知书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截至目前,绝味方对于此次立案原因尚未做出任何解释。值得注意的是,绝味食品在过去四年间就因“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门店营业款、加盟费、管理费管理不规范”等信息披露问题被多次点名。

重重问题之下,大资金对绝味食品的态度也越发冷淡。从持仓机构看,截至今年一季度,绝味食品的全部持仓机构为21家,持仓股数为3.392亿股,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少了6788万股。

目前,卤味行业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由于门槛低,产业链庞大,竞争对手众多,导致整个卤味的行业集中度并不高。行业三巨头在整个卤味行业的占有率也不超过20%,这也就出现即使规模不断扩大,卤味企业发展却呈现低迷状态。有业内人士表示,“供应链建设水平决定企业发展上限,这也是卤味行业未来的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