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从保密50年的石油美元协议 看美元的国际地位

陈(冲)专文如下:

什么文件要保密五十年?到头来居然说是黄粱一梦?这不是某人的论文,这是关乎全球纵横捭阖的精彩戏码,更是维护美国半世纪国运不衰的神奇筹码。

上周国际媒体,先是风传美国与沙乌地阿拉伯间的石油美元协议届期未能展期,接着又说所传不实,最新消息则是根本没此协议,更妙的是八九天下来,协议双方居然都不置一词。这中间至少有三件事可以讨论:其一,1974年美沙有无签署石油美元协议?其二,该协议是否有五十年期限?如是,其三,期满是否展期?依我过去五十年在金融界的观察,前两者答案应属肯定,事属敏感,如秘而不宣,也不奇怪(2016年时,曾任美国助理财政部长Parsky向Bloomberg透露,沙王费瑟要求绝对机密处理),真相容再旁敲侧击一番。

一切要从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尼克森说起。台湾同胞对尼克森可能没啥好感,但不能否认他与台湾渊源颇深:曾在副总统任内两度来华访问,稳定韩战后局势,离职后多次造访台北,也卖了不少可乐。在国际金融经贸领域,尼克森有不少大手笔,从美国利益看,更是「务实的工作者」,居功厥伟,其后历任总统均蒙其泽,最知名的事迹当推震惊全球的Nixon shock。

二次战后1944年的布列登森林协议,确立美元国际准备货币的地位,吾人常说美国有印钞的特权,其实特权来自协议中美国愿接受35美元兑一盎司黄金的承诺,史称exorbitant privilege(昂贵的特权)。以事后诸葛亮再参考近来金价,即知这是不可承受之重。1971年,美国占世界经济产出已降至27%,持有黄金也由七成降为48%,不少国家拟议提出兑换黄金的请求,8/15尼克森断然单方宣布停止黄金兑换,此举不仅得罪西方盟友,而且失信全球,然而美元霸主地位已固,从此印钞票不必以黄金为代价(便宜的特权),而两年后因赎罪日战争(Yom KippurWar)力挺以色列,冒犯阿拉伯世界,引发石油危机,加上本身财政问题,美国当然要思考险中求变。1972年开始尼克森改变对华政策,全力制俄,访问无邦交的北京,结交新新盟友,成为必要的选择,但也间接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1974/7正值美国遭逢财政能源双重危机,国内通膨严重,当时财长Simon及助理部长Parsky衔命赴中东,修补与产油国关系,据Parsky事后透露,行前尼克森严肃指示,no coming back empty-handed,结果华尔街出身的Simon在四天旅程中,成功说服沙乌地王室:沙国原油均以美元报价,美国购买石油并提供军事援助及装备确保沙国安全,沙国则同意以油款美元回购美国公债,稳定美国债券市场。对美国而言,不但确保石油来源,而美元与原油紧密挂钩,巩固国际准备货币地位,美国国债也因完销价格安定;至于沙国在伊朗/以色列环绕下的不安全感因此消弭,石油销售价款也获妥细安排,宾主自然尽欢。

有何证据?官方没有承认,也没否认,但1974/6/9纽约时报头版曾报导美沙签署划时代的军事/经济协议,新闻稿虽未提石油,但季辛吉表示嗣后要研签若干约定,显然这是七月以后各协定的基础架构(Framework),所谓石油美元协议,自非空穴来风。而五十年来美沙关系发展的迹象,也完全符合外界的揣测,加上美国主要媒体NYT、Bloomberg的报导,以及已依Freedom-of-Information Act取得的资料,基本上已达法律上「公众周知之事实」的境界。何况传闻的协议,必衍生美债的保管银行,对华尔街乃至全球金融界言,应该都是公开的机密。最近半个月,各界对对石油美元协议之存在争执不休,一向主张言论自由的美国媒体,不妨问问当年权倾一时现仍健在的Gerald Parsky助理部长,以他2016年直言的个性,答案自然揭晓。

至于市场关心协议有无展期,已不重要,观察未来石油报价有无其他货币即可了解。至于安全协议,因北京斡旋,伊沙已复交,压力大为减少;谈到石油,因美国页岩油量产,乌克兰战事、金砖国原油交易又加入搅局,供需情势已没有1974年严峻。说来似乎轻松,但也表示美元做为准备货币已逐步势微,印钞特权也渐受侵蚀,十年内美国总统必将要开始怀念尼克森。

去美元化?突然想起六月初伦敦金融时报一篇专栏的题目,The big threat to dollar dominance is American dysfunction,美国自身政治与财政的失衡,日久顽生,才是美元衰败之源,其他国家的反扑,短期要撼动美元,尚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