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非现金支付2023年估达7.26兆 2026年拚10兆

金管会2015年提出「电子支付5年倍增计划」,目标至2020年底电子支付比率自26%倍增至52%,惟实际仅达40.37%、加计ATM转帐则升至51.7%。对此,2021年订定新指标及3年新目标,目标至2023年非现金交易笔数较2020年成长达50%、交易金额达6兆元。

金管会公布,2023年前11月台湾非现金支付交易金额已达6.66兆元,预估全年可达7.26兆元、年增率达17.77%。前11月交易笔数为62.62亿笔,预估全年可达68.32亿笔、年增25.17%。以此推算,全年交易金额及笔数达成率分为1.21倍及87.22%。

金管会指出,台湾非现金支付交易金额占民间消费比重,已从2019年的50.18%逐步提升至2023年前三季的63.47%,可见非现金支付工具已与民众日常交通、购物及旅游娱乐等消费密切相关,让民众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及非现金支付工具带来的方便性。

银行局副局长林志吉表示,2020~2023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非现金交易金额及笔数成长不如预期。对此,金管会参照历年统计资料、国际研究报告、主要金融机构及周边单位经验后,订定至2026年非现金支付交易金额达10兆元、交易笔数达80亿笔目标。

林志吉坦言,虽对达成新目标有信心,但仍有一定挑战性,对此将致力于扩大小额支付应用场域及各地区域性商圈市集等非现金支付使用场域,并规画与相关部会共同合作推广。不过,考量部分民众及商家仍有收取现金习惯,不会将比率达到100%视为未来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