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永年 | 精品金石碑帖拓片专场
⇪⇪⇪点击上图直接进入拍场
拍品预览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小程序参与竞拍)
1、《此鼎丙》铭文拓片
尺寸:18X18cm
西周青铜食器。1975年2月岐山县京当镇董家村窖藏出土。有此鼎3件,此簋8件。腹内各铸铭文111字,铭文内容相同。铸器人为此,铭文记述了任职膳夫的此得到周王的很多赏赐,此以为荣耀,铸器以示纪念,是一篇完整的册命辞。特别是铭文中所记历日,年、月、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是研究西周历法的重要资料。此鼎甲、乙两件和此簋甲、乙、戊、己、庚、辛六器现藏岐山县博物馆,此鼎丙器和此簋丙、丁两器调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2、西周《此簋甲》盖铭拓片
尺寸:19X22cm
董家村窖藏青铜器,位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150米处。1975年2月发现,共出土37件青铜器,计鼎13件、簋14件、壶2件、鬲2件、盘1件、盉1件、匜1件、豆2件等。其中30件铜器有铭文,16件铜器铭文长达一二百字,制作时代由穆王至宣王时。
3、西周裘卫四器之《二十七年卫簋》盖铭拓片
尺寸:15X23cm
董家村窖藏青铜器
1975年2月,陕西岐山南麓古周原遗址范围内的董家村一号窖藏,发现了一处周代的青铜器窑藏。窑内出土了从穆王到宣王时不同时期的青铜器37件,其中大部分铜器上铸有铭文,对研究从穆王以后到宣王这一段西周中、晚期的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等方面的历史非常重要。特别是恭王时裘卫制作的两件鼎、一件盉、一件簋,被称为“裘卫四器”,是研究恭王时代铜器不可多得的标准器。
裘卫四器里,卫簋是制作最早的一件器物。卫簋通高23cm、口径22.6cm、腹深11.4cm。重5.7kg。侈口,圈足,有盖。盖冠作圈状,长舌兽首耳,有珥,下腹微向外倾垂,颈部饰以雲雷纹填地的窃曲纹,窃曲纹之间用兽头相隔,下有阳弦纹一道;盖上饰窃曲纹,圈足饰弦纹一道。
4、《十三年壶乙》铭文拓片
尺寸:10X19cm
相关资料见附图
5、《簋己》铭文拓片
尺寸:15X16cm
相关资料见附图
6、清末民国旧拓 北齐《李清言报德像碑》整纸
纸,软片未装裱,尺寸155*108厘米,略有几处小洞小裂不严重。北齐李清言报德像 《报德寺碑》,燕州释仙书。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十家》其中正书各成一体者,列为十家。释仙为其一,称“雅朴莫如释仙。”。清·王昶《金石萃编》评曰“书法高深,为北齐杰作。”
7、精拓北齐宋休墓志一套, 志盖俱全,好纸良墨,精工细拓,志侧刻文,形制少见,石为近年所出,书法风格与沙丘城相近,上接北朝,下启隋唐,为齐隋书法正脉, 书法清静典雅透着贵气 志盖拓片四尺斗方,墓志拓片用纸四尺整张,墨色部分尺寸68x40厘米。
8、东汉《尹宙碑》整拓
十几年前拓,软片未裱,品相如图,尺寸210×118厘米,市面多为复制品,此为十几年前名家手拓,保真原拓。
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高192厦米,横89.6厘米。额篆书"汉豫州从事尹公铭"8字,仅存"从、铭"二字,存河南鄢陵县孔庙。今庙已改为鄢陵县初级中学,此碑位于中学操场。
《尹宙碑》结体内紧外拓,笔画细瘦圆健,整篇碑文为隶书,体势近似楷书,元明以来书家多称之。字体风格俊逸洒脱,颇具秦小篆之遗风。书法风格工整中透出洒脱,统一中富于变化。行笔一波三折,有金石之气。结体顾盼有神,若群鹤起舞,堪称汉碑中的上乘之作。古代书家给以较高的评价,"无一字不生动,无一字不规矩",《尹宙碑》是汉隶高峰期的碑刻。清王澍评其书云:"汉人隶书,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约多以古劲方拙为尚,独《尹宙碑》笔法圆健,于楷为近。"(《虚舟题跋》)
9、汉摩崖《郙阁颂》整拓一纸,十来年前拓,拓工上乘,尺寸176×160厘米,再过几年,不知道还能剩下字!!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郙阁颂刻于汉建宁五年,仇靖撰文、仇绋书丹,原在陕西略阳县嘉陵江西岸,现存于略阳县灵岩寺,记述了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之事,书法上,其用笔于圆转中又增方折,结体内敛,章法茂密,俊逸古朴,大气磅礴,风格属于雄壮、朴茂一类,与《石门颂》《西狭颂》并称“汉三颂”。
10、旧拓东汉《景君碑》碑阴 一开两面
尺寸:33x29cm
此碑记景君殁后,门下属之隶慕其德而为之立碑、服丧、守墓等事。此碑笔画均匀遒劲,波磔生动而有特色,转折多呈方形;结体以长方为主,近篆书形态,但篆书结构遗留甚少,不是篆隶结合的书体,而是少见的汉代长形隶书。
11、清拓《张迁碑》一开两面
尺寸:31X34cm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东汉中平三年立,明初在东阿镇出土,现藏于泰安岱庙。
《张迁碑》碑阳15行,行42字,共567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四十一人名及出资钱数,此碑无撰书者姓名,刻石人孙兴。本是由穀城长张迁升任荡阴令临走时,由谷城的故吏韦叔珍等四十一人动议集资为其修建的功德碑,又言“去思碑”。意为“君别之后,吾等常思之。”碑文记载张迁在榖城任上时,尽职尽责体恤百姓,抗击黄巾义军,做到“斯县独全”。因此在张迁升任汤阴令时“吏民颉颃,随送如云”。故而“刊石竖表,铭勒万载”。
12、旧拓 汉《史晨碑》一开两页
尺寸:45X34cm
《史晨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刻,为记述史晨祭祀孔庙而立,碑阴也刻文,故后人分称《史晨前碑》、《史晨后碑》。现藏山东曲阜孔庙。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或《史晨请出家谷祀孔庙碑》等,刻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庙碑》,刻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清杨守敬《平碑记》说:“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该碑被视为“八分正宗”,为后世临习之范本。前后碑字体如出一人之手,传为蔡邕书。此碑与《礼器碑》、《乙瑛碑》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13、节拓北齐响堂山文殊师利般若经一纸,用纸尺寸125×66厘米,左侧留白,可考证题跋
响堂山石窟刻经书体以隶书为主,刻经和其造像,刀法洗练清熟,给刻经锦上增彩,给人一种读之忘归、欲走不能的意境。响堂山石窟的刻经及其书法艺术,无论对研究佛教史、佛经刊刻史、书法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清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一书中说:“南北朝之碑,无体不备。唐人名家皆从此出,得其本也”,体现出了北碑的魅力。
14、北齐中皇山刻经拓片一节 34X65cm
中皇山,亦名唐王山,在河北省涉县西北15公里的清漳河左岸,石窟及摩崖位于山腰的蜗皇宫。较早记载此处石窟刻经的是清嘉庆四年的《涉县志》:“唐王山......一名唐王 。后唐庄宗伐梁过此,因名。山下旧有北齐时离宫,传载文宣帝高洋,自邺诣晋阳,往来山下,起离宫以备巡幸,于此山腰见数百僧行过,遂开三石窟,刻诸尊像,及天保末,又使人往竹林寺取经函,勒之岩壁,今山上经像现存。”三石窟即南、北、中三洞窟,南洞为修娲皇阁时所毁,故现存的刻经分布于北、中洞的六壁及洞外的四壁上,洞内刻经保存完好,四壁刻经因雨水侵蚀,石壁局部有水锈覆盖。刻经自南而北共6部,依次为: 一、《佛说思益梵天所问经》,二、《十地经》,三、《佛垂般涅略说教戒经》,四、《佛说盂兰盆经》,五、《深密解脱经》,六、《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普门品》。共计 13万余字,是保存字数最多的一处刻经,因此有“天下第一壁经”的称号。由于中皇山刻经没有明确的开凿题名,所以历来对出资开凿刊刻者存在明显的分歧。通常认为经主为齐宣帝高洋,也有的认为是唐邕。
15、北齐《武平五年佛造像》拓片
尺寸:68X68cm
16、北魏正光三年青州刺史步寿墓志一套,出后初拓,志盖俱全,志为近年所出北魏墓志中的精品,典型山东青州地区魏楷风格!墓志用纸四尺整张,尺寸136×69厘米,留白空间大,可考证题跋!
17、北魏 龙门二十品之《高树造像记》
(全本,裁剪成20单条)
20X2.5cmX20
全称《邑主高树、唯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题记 》。正书十行,一行14字。可见一百三十九字,书法峻整劲健。景明三(502)年五月刻。在古阳洞北壁。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右侧,与步辇郎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为邻。龛高94厘米、宽78厘米、深13厘米,主佛结跏趺坐,主佛两侧有二胁侍菩萨,均有背光。此龛完成于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造像记位于造像龛左下方,高40厘米,宽28厘米。记载邑主高树、解伯都等三十二人的邑社造像,共同祝愿仙逝父母及见存眷属的来生。造像时间于孙秋生二百人造石像记同年同月完工,发愿文也大致相同。
18、清拓贾思伯碑碑额
两开三页
尺寸:30X28cmx2
《贾思伯碑》又名《贾使君碑》(“使君”是官称)。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刻。碑阴上截有宋哲宗绍圣三年温益观跋,称褚遂良笔法得自此碑;下截刻元惠宗至正十二年丘镇立碑题记,碑侧为康熙五十九年金一风(兖州知府)移碑庑下题记,以及翁方纲跋。此碑最旧拓本为明拓,第九行漫漶处文字完好,清拓则较残泐,近拓已字形全无。有石印本明拓传世,王孝禹收藏题字,原本今藏故宫博物院。《金石萃编》载:碑高六尺五寸,宽三尺四寸,文共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四字,书法高古,极似《张猛龙碑》。
19、清末民国拓北魏《张猛龙碑碑额》
两开四页,12字全
尺寸:41X32cmX2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此碑立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碑上无撰书人姓名。书体为楷书。现藏于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之内。《张猛龙碑》碑高280厘米,宽123厘米,其中碑身高153厘米,宽87厘米,碑额高44厘米,宽40厘米。碑额三行12字。碑阳26行,满行46字,末四行为题名年月,主要赞颂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等功绩德行;碑阴12列题名,每列2行至22行不等,共156行,记立碑关系诸人的官名姓氏等。《张猛龙碑》的书法艺术风格,即险绝竣逸,又浑穆雍容;既奇趣灵动,又古朴典雅。通于齐整中求庄和,庄和中求变化,自然流畅,逸气横生。该碑是北魏碑刻中最享盛誉的作品,为精严雅正书风的代表。
20、北魏 《孟显达等造像记》拓片
尺寸:82X49cm
21、北魏 神龟元年胡国宝墓志
浓墨精拓,纸墨精良,拓工一流,墨色部分尺寸83×50厘米
22、郑道昭《白云堂题名》
尺寸:40X34cm
全文是“荧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13字,刻在山前通天洞内的西壁,苍劲朴茂, 前些年旧拓,道字损的较少。
23、旧拓 北魏《郑文公碑》
一开两页
尺寸:35x33cm
魏《郑文公碑》,又称《郑羲碑》,分为上、下两碑,故又称《郑羲上下碑》,上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下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传为北魏书法家郑道昭于永平四年(511年)撰刻的摩崖刻石、楷书书法作品。现上碑在山东省平度县天柱山,下碑在山东省掖县(现莱州市)云峰山之东寒洞山。
24、北魏皇族元禹墓志一纸,近年所出,纸墨精良,拓工上乘,软片未裱,品相如图,用纸四尺斗方!该墓志结体游活,用笔自然天真,虽有界格,却无拘无束,刻画自由,横画宽结,有平城体之遗风!
25、隋釜山石窟之碑一套,纸墨精良,拓工上乘,字口清晰,软片未裱,品相如图,尺寸185×108厘米×2张,碑在七八年前封铁护栏如图,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碑在南响堂山石窟第二窟门外,1985年至1986年期间清理南响堂寺石窟下层积土在工作中发现,乃隋邺县功曹李洪运和沙门道净所立重修碑,碑文刻于石窟入口左右的两龛中,并且是磨平龛内所刻,自左龛向右龛连续刻成。碑额篆书,"滏山石""窟之碑"六字。碑文楷书左龛十行、行十七字。右龛十行、行十六字。每个字大如拳、刚劲有力,可谓不可多得的大字碑刻!记载了武帝灭佛和隋初复法等事件。
26、宝山万佛沟隋刻塔颂一纸,十几年店主手拓,石在宝山灵泉寺万佛沟,曾多次出版,山高路险,拓之不易,识者宝之!!左上角德字处有撕裂如图,整体尺寸137×26厘米,右侧及下部留白,可考证题跋
27、唐 李邕《麓山寺碑》一开
一开两页
41x33cm
《麓山寺碑》立于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李邕撰文并书,因文、书、刻工艺兼美,故有“三绝碑”之称。《麓山寺碑》作为李邕的代表作,在唐楷中占有一席之地。
28、旧拓 唐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一开两页
尺寸:29X36cm
《道因法师碑》全名为《大唐故翻经在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唐龙朔三年(663)镌立,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是欧阳通的代表佳作。欧阳通楷书虽出于父,但却写得更瘦硬,更劲挺,特别是主笔横画在收笔时末锋飞起,富有浓重的隶意,这在此碑帖中多有体现。此碑书法笔力遒健,险峻瘦怯,但锋芒棱角太露,这既促成了欧阳通书法的多鲜明特色,也带来了其另一方面的局限,即"少含蓄之趣"(杨士奇)。清何绍基称此碑"险劲横铁,往生育突过乃翁"。故临习此碑既要掌握欧阳通楷书点事谨严清劲、结字雅正、取势多端的特点,又要防止其用笔过于生硬尖锐、字形过分扁平倾倒等问题。
29、旧拓 唐《颜家庙碑》五种(各一开)
尺寸不等
《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系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刊立。建中元年(780年)六月撰文,十月又撰书《碑后记》 ,时年72岁。碑石高338CM,宽176CM, 四面刻,阴阳两面各24行,行47字;碑侧各6行,行52字。李阳冰篆书额,3行6 字,阴额题名10行,行9字。当时正是颜真卿踌躇满志之时,书法风棱秀出、精彩纷呈,为颜真卿 晚年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与李阳冰篆额,世称“双璧”。
30、旧拓 唐 颜真卿《臧怀恪碑》
一开两页
尺寸:30X35cm
颜真卿《臧怀恪碑》,亦称《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颜真卿撰文并书,全碑通高三百三十七厘米,宽一百八十厘米,共二十八行,每行十四至六十八字不等。碑原在陕西三原县,一九八零年移置于西安碑林。
此碑无立石年月,《集古录》作“开元十二年”,叶奕苞《金石录补续跋》以为“广德元年十月”,朱关田《中国书法全集》第26卷《颜真卿》考为“大历七年 (772年)”。从朱说。又, 据《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载:“此碑虽出鲁公手笔,而腕力较弱,似逊他碑。碑内有题字一行,说翰林院待诏、光禄寺卿李秀岩模勒,乃知此碑笔力之弱,实由模勒之故,论书者不可不知也。”
31、清拓 唐《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开2面
33X39cm
唐纪王李慎刻《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这个碑是唐上元元年674年一月六日,碑主邢州刺史纪王李慎撰文刊刻的安乐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石经碑。李慎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子,被封为申王,后来改封为纪王,兼任了泽州刺史、贝州刺史、荆州都督,其治所在邢州
32、唐人写经残片(两种)
尺寸:长 27 x 宽 6 厘米 + 长 26 x 宽 4 厘米
33、宋 苏轼撰并书《滕县公堂记》整拓,原石原拓
墨拓部份尺寸:177X76cm
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到所辖滕县视察了知县范纯粹(范仲淹四子)修葺一新的县衙的公堂吏舍,挥笔写下了著名的《滕县公堂记》。同期并写下《滕县时同年西园》一诗。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养也。才有大小,故养有厚薄。茍有益於人,虽厉民以自养不为泰。是故饮食必丰,车服必安,宫室必壮,使令之人必给,则人轻去其家而重去其国。如使衣食菲恶不如吾私,宫室弊陋不如吾庐,使令之人朴野不足不如吾僮奴,虽君子安之无不可者,然人之情所以去父母捐坟墓而远游者,岂厌安逸而思劳苦也哉!至於宫室,盖有所从受,而传之无穷,非独以自养也。今日不治,後日之费必倍。而比年以来,所在务为俭陋,尤讳土木营造之功,欹仄腐坏,转以相付,不敢擅易一椽,此何义也?滕,古邑也。在宋、鲁之间,号为难治。庭宇陋甚,莫有葺者。非惟不敢,亦不暇。自天圣元年,县令太常博士张君太素,实始改作。凡五十有二年,而赞善大夫范君纯粹,自公府掾谪为令,复一新之。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称子男邦君之居。而寝室未治,范君非嫌於奉己也,曰:「吾力有所未暇而已。」昔毛孝先、崔季珪用事,士皆变易车服以求名,而徐公不改其常,故天下以为泰。其後世俗日以奢靡,而徐公固自若也,故天下以为啬。君子之度一也,时自二耳。元丰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徐州军事蘇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