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150周年 石门古战场县定史迹碑揭碑

「macacukes石门古战场」县定史迹碑今日揭碑启用。(罗琦文摄)

石门天险是当初牡丹社事件发生地。(罗琦文摄)

今年是牡丹社事件150周年。(罗琦文摄)

今年是牡丹社事件150周年,屏东县政府22日在牡丹乡举行「macacukes石门古战场」县定史迹碑揭碑典礼,县长周春米、新任原民会主委曾智勇与部落族人、美国在台协会、台日友好代表等各界人士,共同见证并借镜历史,向世界传递和平信念。

纪念活动开场由高士部落灵媒张顺枝进行祈福,牡丹社区发展协会接着带来150周年纪念剧目「我是南方人」的演出,传达对于团结合作、和平共存的追求。

周春米致词表示,1867年美国「罗妹号事件」,当时美驻福尔摩沙领事李仙得与斯卡罗原住民协议「南岬之盟」和平协定,是首次以台湾人民为主体签署的国际协议,到1871年琉球漂民的「八瑶湾事件」及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也因此事件,清廷才注意到台湾布防及治理问题,1875年兴建恒春古城,明年亦为恒春建城150周年。

周春米说,牡丹社事件是一场因为语言、文化隔阂误解而发生的历史事件。在过去150年中,所有参与过事件的当事人以及后裔,以和平为目标积极交流、互相理解与尊重,牡丹乡2005年赴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市向遗族表达善意,勇于面对历史,让人感动,在乌俄、以阿冲突造成全球不安之际,更体认和平的重要,今年扩大举办牡丹社事件150周年纪念活动,以和平为主诉求,从屏东恒春半岛为起端,向全世界传递和平的信念。

与会的原民会曾智勇主委、立委伍丽华、日本台湾交流协会高雄事务所所长奥正史、美国在台协会高雄分处长张子霖、宫古岛市教育委员会教育长大城裕子、牡丹乡长潘壮志以及「傀儡花」作者陈耀昌医师等人,将象征和平的百合花束插入排湾族陶壶中,随后转往石门古战场旅游资讯站,共同为「macacukes石门古战场」县定史迹碑揭碑。

屏东县政府文化资产保护所表示,「石门天险」在排湾语中称为「macacukes」,意思为相互支撑和抵御外侮,也是当年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御日军入侵处,「macacukes石门古战场」去年经县府文资审议会通过登录史迹,并在牡丹社事件关键一役「石门之役」发生地设立「macacukes石门古战场」县定史迹碑,当地是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御日军入侵处,见证台湾原住民族在一个半世纪前,据天险捍卫家园的重要历史事件,彰显其历史价值与意义。

县府表示,牡丹社事件1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以「PEACE/和平」、「Marasudj/团结合作」为主轴,包含集结大型艺术作品、摄影工作坊与市集音乐会的风域祭;以「无边境博物馆」概念打造的风域半岛品牌牡丹游客中心开幕典礼;以舞蹈反思牡丹社事件的蒂摩尔古薪舞集《bulabulay mun?》舞作户外公演;绘本征件暨牡丹社事件150周年特色教学成果展,还有国际讲座分享交流会、部落走读、故事剧场、体适能等丰富多元的活动,一直持续到年底,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故事,更期许未来结合生态环境、原民文化和在地产业,营造更有生命力的地方创生

牡丹社事件是在1871年,琉球宫古岛朝贡船回航时遇台风漂至八瑶湾,因语言与文化不通,54名船员遭杀害,1874年日本以惩凶名义出兵攻打南台湾原住民各部落,牡丹社及高士佛社族人在石门古战场抵御日军入侵,因武器和兵力悬殊不敌,史称「牡丹社事件」,此事件促使清廷在恒春建城布防,是涉及台湾原住民族、琉球、中国及日本多方的国际事件,也是见证台湾原住民族捍卫家园的重要历史事件。